醫療網官網、醫療網官網app
關于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的公告
來源:江陰日報-江陰網
根據國家和省醫療保障局部署,江陰市將于2021年10月25日切換上線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以下簡稱“新平臺”),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停機切換時間
1、自2021年10月18日(星期一)18時至10月25日(星期一)8時,停止使用現有“金保系統”醫保核心業務功能,暫停全市醫保部門所有業務辦理。2、自2021年10月22日(星期五)18時至10月25日(星期一)8時,暫停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以下簡稱“兩定機構”)醫保刷卡業務(含醫保電子憑證刷碼),暫停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業務。
二、平臺切換涉及單位
市醫保部門;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診所、企業衛生所)、定點零售藥店、異地聯網結算醫院;各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醫保業務等。
三、暫停業務范圍
1、暫停全市所有醫保待遇相關業務,具體包括異地就醫備案、門慢門特審批、特藥審批、生育待遇零星報銷、醫藥費零星報銷、長期護理保險經辦等。
2、暫停辦理全市所有醫保參保登記相關業務,具體包括單位及職工的參保登記、基數申報、信息變更、增減員、退休、退費、補繳、轉移等業務;靈活就業參保登記業務;城鄉居民參保登記、信息變更、查詢等業務;兒童統籌參保登記業務。
3、暫停全市所有通過線上及自助渠道辦理的醫保業務,具體包括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江蘇政務服務”網及手機APP、江陰醫療保險網上申報系統、“最江陰”手機APP、“江陰醫保”及“江陰市民卡”微信公眾號等線上醫保服務;暫停“澄事之窗”自助服務一體機醫保服務;暫停使用長期護理保險經辦信息化系統。
4、暫停兩定機構聯網結算(藥店購藥、門診刷卡、住院刷卡),包括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服務。
四、停機切換期間業務辦理指南
按照“確保參保人員醫保待遇不受影響、確保在兩定機構就醫購藥不受影響、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平穩”的原則,停機切換期間,醫保經辦機構和兩定機構可采取線下方式受理相關業務,待新平臺上線完成后再進行處理。醫保經辦機構、兩定機構要耐心向參保人員做好解釋工作,積極引導參保人員有序辦理相關業務。
(一)關于本地住院(含外地參保人員在江陰就醫)費用結算業務
1、2021年10月22日18時前,全市各定點醫療機構需將所有在院病人轉為自費登記。等到新平臺正式啟用后,由住院患者所在醫療機構重新為患者辦理醫保登記及醫保結算等業務。對于醫療機構認為符合出院標準的參保人員,由醫療機構引導參保人員及時辦理出院結算手續。
2、2021年10月22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對于符合出院條件的參保人員,可先辦理出院手續,醫療機構暫不做醫保結算。待新平臺啟用后,參保人員再回原就診醫療機構重新登記辦理醫保結算。
3、2021年10月22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新住院治療的參保人員,可先以自費形式登記入院。待新平臺啟用后,醫療機構再引導參保人員辦理醫保登記及結算等業務。
(二)關于門診就診、藥店購藥業務
1、2021年10月22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參保人員門診就診、藥店購藥需全額現金支付醫療費用,待新平臺啟用后,于2021年12月31日前,持原始票據回兩定機構退費后在新平臺中補錄信息重新結算。
2、考慮到病情治療的需要,建議慢特病參保患者在暫停全市刷卡業務前(2021年10月22日18時前),到相關醫藥機構在規定范圍內一次性開具足夠的慢特病藥品,盡量減少現金墊付和退費重結帶來的不便。
3、2021年10月22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建議需要做血透的參保人員,由醫院先做記賬處理,等到新平臺上線以后再由醫院與參保人員結算相關費用。
(三)關于異地就醫、轉外就醫業務
1、2021年10月22日18時前,江陰參保人員在外地聯網定點醫院就醫,符合出院標準的,應及時辦理出院手續并刷卡結算;如不符合出院標準,需要繼續就醫的,應辦理醫保轉自費手續,待新平臺啟用后,再辦理自費轉醫保刷卡的結算業務。如因特殊原因未能刷卡,患者可先行墊付現金。待新平臺啟用后,攜帶相關材料(發票、費用清單、出院記錄、社會保障卡)至就近的醫保經辦窗口按規定報銷。
2、2021年10月22日18時前,已經在原系統內辦理過異地和轉外就醫備案手續的參保人員,無法在外地聯網定點醫院辦理醫保入院手續的,先自費登記入院,待新平臺啟用后,再辦理醫保登記及結算等業務。如因特殊原因未能刷卡,患者可先行墊付現金。待新平臺啟用后,攜帶相關材料(發票、費用清單、出院記錄、社會保障卡)至就近的醫保經辦窗口按規定報銷。
3、2021年10月22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因系統無法辦理異地或轉外就醫備案手續,參保人員在異地就醫過程中需先行墊付現金結賬。待新平臺啟用后,攜帶相關材料(發票、費用清單、出院記錄、社會保障卡)至就近的醫保經辦窗口按規定報銷。報銷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30日。
(四)關于醫保繳費業務
2021年10月18日18時至10月25日8時,新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無法辦理參保繳費業務,需待新平臺啟用后,于工作日到就近的農商行柜臺辦理參保繳費。
停機切換期間,稅務部門正常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及已核定參保單位的醫保繳費業務,當月未核定的參保單位需在新平臺啟用后辦理醫保繳費。
五、恢復上線時間
自2021年10月25日(星期一)8時起,正式啟用新平臺,參保群眾和企業可在工作日前往醫保經辦機構各辦事網點辦理相關醫保業務。其中:
1、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異地就醫聯網結算于10月25日(星期一)8時起恢復醫保刷卡(含醫保電子憑證刷碼);
2、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及各醫療保險經辦窗口于10月28日(星期四)8時起恢復業務辦理;
3、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江蘇政務服務”網站及手機APP 、“最江陰”手機APP的異地就醫備案服務同步恢復使用;江陰醫療保險網上申報系統、長期護理保險經辦信息化系統恢復使用。
4、全省統一的醫保線上辦事平臺“江蘇醫保云”APP查詢及服務功能將陸續開通,建議參保人優先安裝使用。
六、服務提示
新平臺切換階段和上線初期,網絡及軟硬件運行尚不穩定,易造成故障多發,市醫保部門及全市兩定機構將盡一切努力加除故障,全力維護新平臺順暢運行。
請廣大市民合理安排時間,如非必須,盡量避開10月22日至10月25日期間就醫購藥或辦理相關業務;條件允許的可主動錯峰,在10月25日上線后運行初期,盡量減少或延后辦理各項醫保業務。
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如有特殊情況,可到就近的醫保經辦窗口咨詢(具體地址附后),或電話咨詢12345熱線、醫保部門服務電話88027359。
江陰市醫療保障局
2021年10月17日
本文來自【江陰日報-江陰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織就世界最大醫療保障網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原標題:基本醫保年度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參保人數超13.3億人(引題)
織就世界最大醫療保障網(主題)
記者 申少鐵 孫秀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
醫療保障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強對醫保工作統籌謀劃,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建立起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網,群眾就醫用藥負擔持續大幅減輕,全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加大醫保改革力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救命錢’。”
“孃孃,開始交2024年的醫保費了,提醒一下,免得您忘了。您是村里低保救助對象,個人只要交95塊,剩下的285塊由政府幫您交了。”聽到提示,四川省洪雅縣柳江鎮紅星村村民王萍馬上完成了醫保繳費。
2022年底,年近60歲的王萍被診斷為多發性瘤,治療費用很高。“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王萍說。
2023年,王萍成功接受手術,先后8次住院,醫藥費花了11萬多元,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近8.2萬元,大病保險又報銷了約1.4萬元。“看到這個報銷結果,我和家人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下來。”王萍說。后來她又申請到了1萬多元醫療救助資金,“算下來,個人支付了7000多元,慶幸自己參加了醫保。”
王萍是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億萬受益者之一。近年來,我國醫療保障事業堅持制度建設,完善醫保體系。穩步提高醫保的籌資水平,健全參保長效機制,基本醫保年度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參保人數超13.3億人,基金收支規模穩固;科學確定保障范圍和標準,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和70%左右;不斷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梯次減負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數據顯示,2023年,三重制度累計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近1.9億人次,減輕醫療費用負擔1883.5億元,共有8020萬名困難群眾獲得了參保救助。
加強運營管理,守好群眾“救命錢”。加強醫保基金監管,持續開展飛行檢查和專項整治,深化智能監控和大數據應用,推進藥品追溯碼應用,建立完善舉報獎勵機制,公開曝光違法典型案件,規范醫保基金使用。
醫保經辦服務提質增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醫保經辦機制,創新經辦服務模式,推動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提高基本醫保經辦服務效率和質量。”
“在北京看病,沈陽醫保直接支付,免去了我們先墊付再回沈陽報銷的煩惱,太方便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內,來自遼寧省的67歲吳大媽,正準備出院。
“手術費用共計9.4萬元,報銷比例超過80%,而且因為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結算時7.9萬元由沈陽醫保直接支付。”吳大媽拿著報銷單據說。
近年來,我國醫保經辦服務提質增效,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的堵點難點問題,優化醫保管理服務,持續健全和完善經辦管理服務體系,群眾辦理醫保相關業務更加便捷。
建設并完善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實現醫保在線結算。醫保信息平臺目前日均結算量超2800萬人次,住院費用結算系統平均響應的時間僅0.8秒,有效縮短群眾在醫院內排隊等候的時間。全國累計已有11.7億人激活醫保碼,利用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激活醫保碼就可以就醫看病報銷。
開通“跨省通辦”醫保業務,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網上備案和直接結算。住院費用、普通門診費用和高血壓、糖尿病等5種門診慢特病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縣域可及,有序擴大跨省直接結算病種范圍。2023年,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1.18億人次,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1125.48萬人次。
就醫用藥更有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有針對性免除醫保支付目錄、支付限額、用藥量等限制性條款,減輕困難群眾就醫就診后顧之憂。”
“沒有國家醫保政策,我的家庭無法負擔罕見病治療費用。”2021年8月,江西省撫州市居民張先生的兒子在上海檢查后確診為法布雷病。
這種罕見病如得不到有效治療,將危及生命。2020年,治療法布雷病的特效藥由國外引進,在國內獲批上市,單價1.2萬元每支,如果患者全額自費,按每兩周用藥一次,每次3支計算,一個月就要花費7萬多元,再加上其他治療費用,一年費用就約百萬元。“這么高的醫藥費,我們無法承受。”張先生說。
2022年1月,治療法布雷病的特效藥經談判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降幅超50%。目前,張先生的兒子每兩周以住院方式在撫州當地醫院用藥治療,全年需要就醫26次,總費用約30萬元,醫保報銷70%左右,再加上“撫惠保”等其他保險,可再報銷5萬元。全年張先生個人自付約4萬元。“醫保政策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張先生說。
近年來,我國通過深化醫改,穩步提升醫療保障質量和內涵,在醫保基金運行安全的前提下,盡力提升待遇水平,罕見病患者、慢特病患者等特殊群體就醫用藥更有保障,感受更加溫暖。
動態調整醫保藥品目錄,納入更多新藥好藥。醫保藥品目錄“每年一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藥好藥新增進入醫保目錄。發揮醫保團購的優勢,引導新藥價格回歸合理。國家醫保局整合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實施戰略購買,完善國家藥品談判準入機制,群眾用藥的經濟負擔大大減輕。6年來,累計新調入藥品744種,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的數量從2017年的2535種增加到現在的3088種。同時,目錄內藥品的質量也顯著提升,特別是在腫瘤、罕見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領域,很多新機制、新靶點的藥物被納入。數據顯示,談判藥品已經惠及參保患者7.2億人次,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等多重因素,累計為群眾減負超過7000億元。
制度化常態化開展藥品耗材集采。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開展9批,納入374種藥品,平均降價超50%;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已開展4批,覆蓋五大類耗材。藥品和醫用耗材集采,有效降低了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提高了藥械的可及性。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加強醫保基金監管。”
新征程上,堅持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推動醫保服務高質量發展,織牢織密醫保網絡,不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將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