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和哥哥小裕都各自談了女朋友,上周末,兄弟倆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回家見父母。本該是其樂融融的一次家庭聚會,卻有人歡喜有人愁。
媽媽對小柯的女朋友十分待見,兩人聊得不亦樂乎,冷落了一旁小裕的女朋友。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么未來婆婆對兩個準兒媳待遇如此不同呢?
原來,兄弟倆的女朋友都是外地人,小柯的女朋友小潔是湘妹子,畢業后來廣州做會計;小裕的女朋友小關是江西人,是廣州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經理。小柯媽媽是地地道道的廣州師奶,自然想找本地媳婦,一來方便溝通,二來也沒有什么文化差異。
見面時,小兒媳就用粵語跟未來婆婆打招呼:“阿姨,內(你)猴(好)!”接下來的相處,小兒媳堅持用粵語聊天,十分討婆婆的心,賺足印象分。
而大兒媳雖然在穂工作一段時間,但一直沒有學好粵語,還是一口江西普通話跟婆婆聊天,小裕媽媽自然不歡喜了。
小關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論長相,她和小潔平分秋色;論學歷,她是985畢業的;論工作,她更是優于小潔;朋友覺得她仗義隨和,為什么到了婆婆這里卻被冷落了呢?小關百思不得其解,男朋友小裕也郁悶了,找了媽媽聊天。
“媽媽不是覺得小關不好,只是總覺得太難和她交流了。你看小潔,人家雖然是外地人,但我們溝通無障礙啊,她能懂得說幾句廣東話,雖然不標準,但也體現她的誠意。這樣日后我也不必擔心溝通問題了。你女朋友如果能學點本地話,媽媽會對她刮目相看的。”
媽媽的一番肺腑之言點醒了小裕和小關,大大咧咧的小關這才懂得,原來討好婆婆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方言。于是她請教了小潔,有什么方法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學好粵語。小潔把自己兩個多月來的努力一一描述。
原來,她早就聽說廣州婆婆潑辣難伺候,不喜歡外地媳婦,在公車地鐵上看到一些老太太兇悍的表現也讓她畏忌三分。為了投其所好,小潔決定學習粵語,希望能給婆婆留下美好的印象。
于是小潔開始請教周圍的同事,上網看港劇,后來有同事說看到一個方言的專題不錯,是叫格問的平臺搞的,覺得很適合她,于是她就每天上去花幾塊錢聽別人說的,一遍一遍的學習鍛煉,加上每次約會,再讓男友教自己說粵語。為此她還特意準備個本子,記得密密麻麻,拼音+英文備注,每天聽著男友給他的錄音,一邊跟著本子念,這情形就跟當年考四六級背英文單詞差不多。
“有時候小柯在加班根本沒空理我,我也不想讓他工作分心,所以遇到不會的詞,就直接上格問那個方言專題問人,反正也就一兩塊錢的事情,又方便又快捷,很快就學會了。”這個投入產出對比送禮來取悅長輩來說,太劃算了。
得到小潔的“秘笈”,小關也開始著手她的粵語大計,為第二次和婆婆見面做足準備。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與人溝通,都忘了溝通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傳送,方言雖然可能有點土有點拗口,但不可否認,它在生活中特別是婆媳相處中的重要性。格問作為一個知識付費問答平臺,推出的方言專題正是看中了這一個痛點,也因為引來了大批有需要的人一起來玩,如果你正有這方面的苦惱,如果你的方言足夠地道能幫助別人,馬上上微信搜索“格問”關注格問微信公眾賬號去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