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廣州一女子抱疑似被拐男童乞討 警方:系母子
“廣州環市東326號全家便利店附近一名乞討男童,約6歲,昏睡,發型較新潮,球鞋也較新,看臉型不是窮苦人家孩子,估計是被拐兒童,廣州的朋友務必轉發。”1月16日,一則這樣的圖文消息在社交媒體上熱傳,牽動了很多市民的心。昏睡的幼童是被拐兒童嗎?他為何昏睡不醒,是被人販下藥嗎?幼童和那名婦女究竟是什么關系?
報警:環市東乞討男童可能是被拐來的
昨晚,一位好心市民經過環市東路326號附近時看到一個昏睡的孩子和一名女子在路邊乞討,拍下照片,發布在微信朋友圈,很快該帖子就被熱傳起來,不止一個市民報了警。很多市民質疑:這個孩子發型時尚,穿的也不錯,怎么會在那里昏睡乞討呢?會不會是被拐賣的兒童被人販灌了藥,被當成了乞討的道具?
市民報警后,越秀警方派員到場進行了調查,了解到兩人來自貴州,初步確認為母子關系。由于天氣寒冷且下雨,民警現已將該母子倆帶回派出所,為他們提供避寒衣物及食物。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環市東路326號全家便利店附近。報刊亭的老板告訴記者,這對母子一般是晚上8時多來到這附近,在這里乞討的不止這一對,還有兩三對,幾個孩子一般都是昏睡,婦女在旁邊乞討。
懷疑:抱男童的婦女穿著舉止神秘
雖然已經被證實是母子,但是那名婦女的舉止和打扮仍然讓人浮想聯翩。
“他們在這一帶大概有一個星期左右,前幾天在天橋那邊,這幾天在便利店附近。”負責這條街衛生的鐘大姐說,孩子是被牽到這里的,一開始看起來是正常的,沒有多久就在婦女的懷里睡,一直睡到離開,那個婦女還在孩子身上蓋上一張破毯子。其間她也沒有留意婦女有沒有給孩子喂食什么,他們身邊只有一瓶礦泉水和一個乞討用的小飯盆。
鐘大姐說,她還跟那個婦女說過幾句話,夸孩子靚仔。那個婦女頭上總包著一個頭巾,把臉遮起來只露出眼睛和鼻子,坐在地上的時候就把臉埋在孩子身上 。其實不光孩子穿得不錯,那名婦女自己也穿著整齊,不是那種穿得破破爛爛的乞討者。
熱心:市民連夜求證 還有人送去衣物
這條消息在廣州、深圳等地的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后,有好心的市民擔心孩子的安全,專程連夜趕到環市東路326號附近找孩子。
網友易楊說:“我到此地點需走路十分鐘,我去現場的時候人已經不在。我問了旁邊睡覺的流浪漢,他確認是母子。我感覺還是不放心,我又去了派出所咨詢,得到的答復是:正在核實。明天我再去求證,不然怎么睡得著。”
還有好心市民給孩子送去衣物,網友娜娜說:“我從洛溪跑到環市東路找了一圈,結果沒找著,帶去的御寒衣物和食物送給了天橋的流浪漢了。”
網友I"m李文智說:“拒絕冷漠!人之初性本善!小小的一個舉動可以幫到別人好多,寧愿搞錯也不要錯過,今晚我感動著! ”
警方通報:
為幫補家計母親帶子乞討
前晚8時許,1婦女帶1幼童在廣州環市東路某便利店前乞討的圖文信息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熱傳,市民紛紛對2人身份和來歷表示關注。同時,部分不實信息也借機傳播,謠言開始滋生。@廣州公安微博團隊獲悉情況后,迅速將情況轉遞越秀警方跟進處置,此時越秀警方也已關注此事,派員趕赴現場了解情況。民警在上述地址找到該2名乞討人員。現場檢查發現女子和幼童戶籍資料齊備,初步證實是母子關系,不存在拐帶嫌疑。經越秀警方進一步核實,乞討女子楊某(42歲,貴州省人)攜帶兒子小祥(化名,5歲)兩年前陪同丈夫潘某(45歲,貴州省人)到廣州打散工,并在廣州有暫住地。為了幫補家庭開銷,楊某一段時間以來帶著小祥在環市東路一帶乞討。警方經過DNA鑒定,現已證實楊某與小祥是親子關系。目前,越秀警方已將母子兩人安全送回暫住地。
@廣州公安再次感謝廣大市民群眾對警方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時,警方也呼吁:市民群眾在遇到相關情況時,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向警方反映。(記者 林靜、陸建鑾)
社工出動:
救助現場不止一對行乞母子
前晚10時左右,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市區分站)和承接政府流浪救助服務的專業社工機構派出專員跟進此事,開展現場勸導和救助。據在場的專業社工稱,救援現場不止一對行乞母子,這位社工說:“當時就在不遠處,還有兩對母子,我們和警方都留意到,同時開展了詢問和勸導。”不少附近的街坊反映,臨近寒假,該地周邊帶兒行乞的情況有所增多,呼吁社會關注。而市區分站及專業社工機構已留意到該現象,將于近期在環市東、崗頂等地開展專門針對帶未成年人行乞現象的勸導和救助活動。(記者譚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