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現“千里冰封”景象 迎5年來最嚴重凌情
中新社鄭州1月26日電 (記者 李志全)寒潮來襲,中國的黃河再現“千里冰封”景象。截至26日上午10時,黃河流凌和封河長度均超過了1200千米。
這是中新社記者從黃河防總獲得的消息。“千里冰封”出自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
截至26日上午10時,黃河流凌長度達1298千米、封河總長1229千米,分別較前日增加31千米和56千米,范圍涉及黃河流域上、中、下游。
黃河水利委員會防辦副主任魏向陽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采訪時說,這是黃河近5年來未出現過的封河長度,下游地區也是5年來首次封河,給黃河防凌工作帶來極大考驗。
全長約5464公里的黃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匯入渤海。
魏向陽分析,導致這次凌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氣候因素,黃河流域近來溫度偏低,上游、下游日均降溫幅度分別超過12攝氏度和10攝氏度以上;二是河道地理,黃河河道彎曲多變;三是河流動力因素,今年黃河流域氣候干旱,河道流量偏小。“這些,都容易造成流凌、封凍。”
“千里冰封”也給防凌帶來極大壓力。魏向陽表示,極速降溫使得黃河河道極易形成冰塞、冰壩,在一些淺灘、彎道、縮窄河段,上游河段水位急速上升,易出現漫灘、洪水偎堤等情況。而一旦冰壩垮塌,下游河段流量瞬時陡增,也將對其防凌安全形成極大考驗。
另據了解,黃河防總已動用天氣雷達、衛星云圖、視頻監控系統等手段對凌情進行實時監視。黃河防總要求各單位全面落實防凌責任制,預籌對策和措施,及時處置突發險情,確保防凌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