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姓名中間“分隔點”引煩惱:小格式難倒銀行
青海的加倉·晉美南杰家族的一個孩子出生時,父母在名字上發了愁。他們希望在出生證上寫上女兒的姓與名。按照藏族傳統,通常是貴族、活佛、大家族名字前面才有家族姓氏。普通人,不加名字前的姓。
這意味著,孩子漢文譯名的姓與名之間,會有一個“點”。所謂“點”,是中國一些少數民族姓與名中間的“分隔點”,即“·”。
晉美南杰說:“她的父母擔心,在公共服務機構,姓名中間的‘點’,可能帶來不便。”
事實上,在這個多數人手指在鍵盤上一點,便能盡享電子商務便捷的時代,由于書寫上的不規范,這個“點”的確給一些少數民族群眾帶來了諸多煩惱。
“點”之差異,小格式難倒大銀行
“借我一個‘點’使使吧!”這是新疆人阿卜來提·如則托合提的朋友圈、微信群里最常收到的“求助”。
于是,求助人會被“秒回”若干個“點”的樣式:全角的、半角的、居中的、偏下的……
“都試試吧,哥(姐)們!”一句“鼓勵”背后,卻是幾多無奈。
“感覺我半輩子都跟這個點耗上了。”29歲的穆拉提·馬木提說。
穆拉提從小填各種表,名字里的“點”有時偏下,有時偏上,直到上大學才被他“吵著改到了中間”。
“點”的變動讓穆拉提在各種證明上費盡口舌。四年前去上海工作時,他“未雨綢繆”,花一個月時間,把自己每張銀行卡注冊姓名中的“點”統一成了“中圓點”。“上海各大銀行我都去了,柜臺不懂我說啥,我找值班經理,甚至找行長。”
由于各個銀行在書寫上沒有統一規范,柜臺操作人員輸入這個“點”的格式千差萬別。“第一次在銀行開戶辦卡沒問題。在網上辦業務,比如綁定支付寶、還房貸、跨行轉賬等就會出問題。”穆拉提說,他給相關管理部門寫過信,也在微博、人人網等社交平臺發帖,但都“石沉大海”。
首都師范大學的研究生阿卜來提,曾在網上調研過“點”的格式,結果發現單“中圓點”就有4種格式的輸入法。
他說:“由于不知道銀行現在默認的中圓點是哪一種格式,只能一個一個試。 即使這樣,還存在銀行之間是否兼容的問題。”
阿卜來提至今不能在北京的農業銀行辦信用卡,因為大學期間,他在銀川辦過一張農行儲蓄卡,卡上姓名中的“點”,北京農行系統“不認”,除非他回銀川“銷卡”。
首都師范大學老師沈曉非笑稱,這個“點”的問題,“把學校周圍的銀行都培訓出來了。”
沈曉非所在的京疆學院最多時管理著校內600多名少數民族學生。他發現,北京各大銀行對于“點”的處理比前幾年好多了,但仍缺乏全國統一的輸入規范。“這不僅是規范銀行,也能規范各行各業對于這個點的輸入。”
上海的律師乃菲莎·尼合買提說,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銀行,情況更復雜。現在全國銀行系統不管格式如何,起碼外觀已經統一成了“中圓點”。但很多當地人的身份證還是一代,姓名分隔點在下方,即便換發了二代身份證,“點”的位置未必能解決,相關聯的醫保、社保卡等都要改。
“點”之不便,因它受挫
哈薩克族女孩拉扎提可能是學校里收包裹最頻繁的女生。因其名字中沒有“點”,她成了其他少數民族姐妹最好的代購。
拉扎提說:“蒙族、藏族和滿族名字也有‘點’的煩惱。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網購時,各個環節的錄入系統對于“點”的書寫規范不統一,容易出現“信息有誤”的情況,商家怕差評,就不敢賣了。“海淘的各種環節都需要驗證身份證,名字帶‘點’的同學根本買不了。”
哈薩克族青年阿爾肯·賈庫林,一次在網上訂購機票,訂票系統默認格式的“點”都為非法字符,他只得把名字連貫寫,購得機票。但到了機場,“機場人員卻因為姓名中的‘點’沒有了,與身份證不符,拒絕給我辦理登機手續。”他說,好在后來誤會解除,辦理了登機手續。
現在各大航空公司的解決方案是取消姓名中的“點”。阿卜說,雖然“不是很妥當,起碼可以實現網上購票了。”
這個“點”有時可能帶來更大麻煩。乃菲莎的本科和研究生學位都不敢綁定身份證,因為官方學位認證網站對姓名中“分隔點”的輸入不統一,一旦綁定,就無法查證,結果可能就成了“假證”。
“點”之困惑,問題何解?
沈曉非說:“一個小小的‘點’,折射的卻是大問題。”他說,自己很少聽到少數民族學生抱怨,但他在群里一問,卻引發了熱烈的回應。
“有時候社會各界做了很多事,卻忽視了這些小細節。”沈曉非說,學生們很樂觀,“私底下找到了各種變通的方法。”
36歲的穆臺利浦·買買提明說,這個“點”涉及的人數眾多。“少數民族的人口不少,僅僅維吾爾族就有上千萬人,這比有的國家總人口還多。”
穆拉提有時會賭氣地想:“沒有統一規范,這個‘點’還不如不要!”他征集了一些對解決這個“點”的看法。
“一種是用空格代替。”他說,雖然要全部修改、更換,卻是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新疆的柯爾克孜族女孩阿依曲萊克認為,“可以取消分隔點。姓名連寫,簡單、易懂,哪怕不懂電腦、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理解、操作。”
新疆師范大學教授崔延虎說,從最經濟、有效的角度,可以從銀行或公安部門的系統規范為突破口,由相關部門出臺統一標準,其他行業據此執行。
根據最新版的GB/T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間隔號的形式為“·”,通常用以分隔姓與名。
中國國家標準總局1995年頒布的《漢字內碼擴展規范》(GBK)中,間隔號對應的標準Unicode編碼為00B7(middle dot)。它不僅能在任何一個主流輸入法中打出來,而且銀行、公安、出入境、鐵路等所有中國大陸的中文系統都能支持。
阿卜來提家在新疆和田,每月5號是車貸的還款日。但他家的建行卡不能被網銀系統識別,每到月初,他就得到處找ATM或者銀行柜臺“碰運氣”。
“日子總要過。”他說,“問題來了,我只能做各種努力,設法解決。”(記者屈婷 劉偉 阿依努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