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圖形 肖遵怡 制
16位老師參與研發
游戲總共花費3萬元
幕后
昨日,記者聯系上《化學加油站》開發負責人,重慶清華中學化學教研組組長,今年52歲、教齡30余年的化學老師文繼明。他告訴記者,這款游戲從2012年開始開發,學校2014年6月份正式上線,面對全國網友開放。
“這款游戲,是我們趣味性學習資源的開發研究成果,教研組16位老師都參與進來了。”文繼明說,該游戲的開發,除了程序是外包的技術團隊外,關卡設計、游戲界面、制圖等都由教研組的老師共同完成。他坦言,作為一款學習工具,《化學加油站》有它的趣味性和實用價值,但如果要以游戲的標準來衡量,這款游戲就會略顯粗糙。“游戲總共花費3萬元,制作沒法很精細。”
文繼明說,這款游戲中的內容,都是化學科目中最基礎的知識點,主要針對剛剛接觸化學的高一新生,以及需要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生。游戲運用的場景,可以是家庭作業、也可以是課堂教學,不少學生對這款游戲的評價也很好。
聲音
學生:
想玩得順就要背得熟
尹媛媛如今是大一學生,曾在清華中學就讀。“化學這一科,算是我理科成績中最好的了。”尹媛媛告訴記者,她第一次接觸這個游戲,是在高二的寒假時期,文老師布置了回家玩網游的作業。“要想玩得順,就要背得熟。”
“當時班上很多同學都打通關了,我也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尹媛媛說。
高一13班的羅新宇,今年的化學寒假作業也是玩游戲,他認為,這款游戲的確能幫助記憶。“化學本來有些枯燥,一開始不太喜歡,耍了一下這個游戲之后,發現還有了點興趣。”
專家:
寓教于樂值得提倡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廖其發認為,通過玩游戲闖關的形式,進行學習鞏固,是一種很好的寓教于樂的方式。學生每闖過一個關卡,都能從中獲取游戲的樂趣,同時鞏固知識記憶。“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他們因此會變得主動,學習也不會顯得那么有負擔。”廖其發認為,比起普通的紙質作業,這種形式更有效率,值得提倡推廣。
商報記者 鄭旭鵬
實習生 葉鈴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