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河南岸,一個排污口正不斷排出生活污水,這里距離水庫約2公里
▲定福皇莊村內一河道分支邊上有多處生活污水排入口,而這些污水最終流入南沙河
沙河水庫上游較為隱蔽的岸邊存在至少三處污水排放口。近期隨著氣溫回升,水庫邊的水面時常出現死魚,周圍居民懷疑與排污口排放生活污水有關。
昌平區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向《法制晚報》記者表示,近兩年來,以“截污”為重點的河道治理工作并未間斷。年前排查時已經發現了包括水庫上游、下游排污口共14處,對這些排污口的治理已制定了方案。
發現
氣溫回升后 水庫邊出現死魚
沙河水庫主要由北沙河、南沙河等多條水系匯合而成,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內、京藏高速東側。
常到水庫邊散步的人發現,近幾天,水庫南岸的岸邊出現不少死魚。
3月1日,記者看到水庫南岸的確漂浮著不少已經泛白的死魚,岸上也散落著死魚,大的足有兩斤重,站在河邊能聞到腥臭味。
家住附近的村民杜先生稱,近幾年,死魚的情況年年有,但看上去今年比去年多一些。也有村民稱這些魚去年就死了,被凍在冰里,冰化開后集中漂到了岸邊,看上去較多。
附近的村民不時來撈上幾條魚?!斑@些魚撈回去給狗吃,人絕對不能吃”,村民稱,不少人懷疑魚的死亡是上游排入的污水造成的。
“河道兩旁的排污口大家早就知道,天一變暖,臭味就越來越大。”杜先生稱,“夏天的時候,水庫上游的河邊很少有行人經過,太臭了?!?/p>
走訪 上游多處排污口正排放污水
3月1日,法制晚報記者沿水庫上游走訪發現,在南沙河南岸邊、北沙河北岸邊的隱蔽處,有多個排水口正在不斷地向外排著污水。
在南沙河南岸的沙河南大橋下,一個石頭質地、直徑約1米長的圓筒形口正向外“嘩嘩”地流著泛白的水,水流從地下鉆出,流入河道。站在河沿邊上能聞到刺鼻的臭味。北沙河北岸糞便排污口直接與河道相通。類似的排污口僅在南沙河岸邊就有3個,間隔大約1公里。
記者用空瓶灌上沙河南大橋排污口中的水,可見瓶中的水呈現灰白色、細小的顆粒狀固體來回漂動。瓶子放置半個小時,仍不見水變清。
南沙河南大橋下,一條河道通向定?;是f村內,河道兩邊多是村民“自建的”排水口,生活廢水通過污口流進河道。此河道內樹枝、雜草、白色塑料袋子隨處可見,河道內的水已變成墨綠色,走在邊兒上也能聞到臭味。此河道的北端與南沙河相連,泛黃帶臭味的水正嘩嘩地流入南沙河內。
在靠近水庫處,河道中間橫拉著大網,其中一條大網前淤積大量的垃圾、塑料袋。
回應 排查出14處排污口 已有治理方案
記者從沙河閘管理處了解到,沙河水庫上游沿岸有污水排入、河道內水發臭、出現死魚的情況已經知曉。沙河閘管理處在河流沿線設置了攔網攔截漂浮物,便于清污。
“本來污水處理管線是可以的,可是區域內人口增多,排放量變大,但管線的建設沒有跟上?!鄙澈娱l管理處工作人員稱,水務相關部門已制定了方案處理此事。
法制晚報記者從昌平區水務局了解到,近兩年來,水務局對沙河水庫上游河道的治理并未間斷。年前,水務局通過“引流”已將個別污水排放口排出的污水引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水務局辦公室一湯姓工作人員稱,污水處理管線有限,一時不易解決,但制定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該工作人員稱,對水庫上游河道的治理一直以“截污”為重點在進行,近期,上游河道的清淤工作仍在進行。年前排查時已經發現了包括水庫上游、下游排污口共14處,對于這14處排污口的治理已制定了方案,正逐步推進治理。文并攝/實習記者 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