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避開勞動節的出游高峰,則可以提前一周請假,也就是4月25日—29日請5天年假,加上23日—24日雙休,可拼成“2+5+3”10天的超長假期。如果想出游省錢,你也可以推遲到節后請假,也就是5月3日—6日請4天假,加上5月7日、8日的雙休,可以拼假9天。
業界再議恢復“五一”7天長假
我國現行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是2013年修訂的,規定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將之前的“五一”勞動節7天長假(含兩個周六周日)變成了3天小長假。
2016年全國兩會,落實帶薪休假和能否增加假期,又成為受到國人關注的話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這也給旅游業帶來利好。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將每年11天的法定假日增加至12天,調整勞動節與端午節假期,恢復“五一”勞動節7天長假。還有代表提出,春節假期延長到9天。這些提議引起網友熱議。
“五一”期間民眾出行意愿高
假期多少與長短已經成為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五一”勞動節處于春夏交替之季,正是百花齊放出游的好時光。但春節長假過后,不少上班族都“望眼欲穿”,距離下一個7天長假有整整7個半月,尤其是在最適合旅游的春季,卻沒有長假可以出游。
據一家在線旅游公司此前的一項“五一”出游意愿調查顯示,超過50%的網友表示有出游計劃,六成網友表示“五一”出游要拼假,恢復7天長假獲得超過八成網友支持。什么制約國人出游意愿?擔心人多擁擠和假期短時間不夠是兩大主要因素,分別有54%和32%的網友選擇。其次是“節日出游價格貴”。
黃金周旅游占全年八分之一
△ 黃金周期間,長城上人滿為患
有旅游研究專家認為,旅游供給側改革,最主要的是增加假日供給。有旅游消費意愿的人很多,缺的是長假,增加黃金周假期比較現實。
從國家旅游局數據看,2015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次達到40億,收入達到3.4萬億。其中,國慶黃金周期間,旅游消費集中釋放,全國共接待游客5.26億人次,增長10.7%;實現旅游收入4213億元,增長17.9%。這意味著黃金周7天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占到全年的八分之一左右。
從某在線旅游公司每年數百萬的跟團、自由行等游客統計數據看,2015年“十一”期間出行人數是“五一”出行人數的5倍,尤其是黃金周出境游人數遠遠超過小長假。根據這些大數據進行測算,如果增加一個“五一”7天長假,相比3天小長假,國民旅游消費將有4~5倍增長。
黃金周不能取消 應重在優化假日結構
△2015年10月6日下午,京港澳高速進京方向收費站發生擁堵
提案代表認為,黃金周雖然有部分地區擁堵的問題,但對于滿足國民旅游休閑權利、繁榮旅游市場、促進國內消費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帶薪休假還無法全部落實、春節主要用于探親的情況下,黃金周長假是個人與家庭進行國內長線游和出境游的最佳時機。
黃金周不能取消,而是應該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提升質量。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增加假期、優化假日結構,包括恢復“五一”黃金周長假。在保留現有小長假的基礎上,增加兩天公眾假日,形成類似春節的7天長假。來源:央視新聞
超過50%的網友表示有出游計劃,六成網友表示“五一”出游要拼假,恢復7天長假獲得超過八成網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