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伏山 攝
雖然阿拉斯加棕熊擅長捕魚,但從小人工飼養長大的五只引進棕熊與野外成長的棕熊相比,其捕魚的天性與能力幾乎完全退化。廈門國際馬戲城為了重新培養阿拉斯加棕熊的捕魚本能,飼養員每天傍晚都會往水池內投放活魚,讓棕熊親自下水捕魚。
經過一段時間的“捕魚”訓練,熊大、熊二、熊三不同程度掌握了捕魚的技巧;年齡尚小的熊四、熊五,雖然捕魚技能還沒學會,卻愛上了擺POSE。
當天,記者來到這群棕熊居住的擬大自然生態場館——棕熊山,親眼目睹了五大英“熊”追逐捕魚的有趣畫面。熊大耐心在水池旁靜靜守候,隨時準備騰躍捕捉工作人員投放的活魚;熊二則待在齊腿高的水中,四下搜尋魚兒的蹤跡;熊三因抓不到魚急得亂跳,四下撲騰著熊掌亂抓,弄得池內水花四濺。
有時候,三熊為追擊同一目標,互不相讓,不時出現群“熊”互毆,相互冷眼直視、對哄大叫的激烈對抗場景。
工作人員介紹說,棕熊山場館綠樹環繞,占地上千平方米。分上下兩層觀賞視角,上層可一覽棕熊山全景,感受棕熊山的氣勢磅礴;下層可零距離親近熊寶,最近處僅一米就可觀賞到棕熊萌態。
楊伏山 攝
設計師還依據阿拉斯加棕熊喜水習性,場館采用水陸分離設計。內陸展區設置豪華三級水池,方便棕熊在瀑布下泡澡沖涼、淺灘嬉戲。外水展區設置成深水捕魚區,捕魚區跟游客僅一塊玻璃之隔,游客可近距離觀看棕熊捕魚的颯爽英姿。
該馬戲城相關人士稱,為保證人類圈養狀態下的動物健康生活,正加強各類動物的健康行為訓練。人工飼養下的棕熊等猛獸動物雖然喪失了部分野性,但仍具有最原始的獸性特征。訓練師十分注重逐漸激發棕熊自行獲取食物的能力。后續還將采取科學、健康、持續、多樣的動物行為訓練,幫助動物更好地適應動物園的生活,讓動物與人更加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