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強筋健骨”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來自五大洲19個國家29名海外華文媒體高層17日抵達湖北襄陽市采訪、考察。當天下午,中共襄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兆民在座談會上介紹說,襄陽市正著力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577公里,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涉及鄂、陜、豫、川、渝、甘6省市。三千里漢江,精要在襄陽,作為漢江流域的地理中心、節點城市,襄陽在2013年底提出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等政策體制方面的獨特優勢,經濟總量等指標居于漢江流域城市前列的領先優勢,位于武漢城市圈、中原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成渝經濟區結合部的區位交通優勢,這些確實給襄陽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增添了砝碼。
重要的是,襄陽自身也在“強筋健骨”。王兆民表示,近年來,襄陽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產業襄陽、都市襄陽、文化襄陽、綠色襄陽”建設,強力推進產業提質增效升級,著力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作為老工業基地,襄陽市現已形成以汽車為龍頭,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醫藥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爆發式增長,以云計算為重點的信息服務業取得突破性發展。
據了解,襄陽市在湖北省率先建立了“一局(行政審批局)兩委(市場監管委員會、綜合執法委員會)”行政管理新體制,探索建立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的“三個一”管理模式,激發了活力,減輕企業負擔。
在交通、公共文化、生態建設等方面,襄陽亦大有作為。王兆民介紹說,經過多年建設,襄陽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382.1億元人民幣,全國主要城市地區生產總值排名由2010年的75位躍升至56位。城市競爭力持續提升,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躍居漢江流域第一位,躋身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力百強”排行榜第74位。
王兆民表示,希望華文媒體代表在襄陽期間通過實地考察和生動報道,傳遞襄陽聲音,見證襄陽發展,展示襄陽形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