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關系開啟新里程
在金風送爽、楓葉染紅的時節,李克強總理踏上楓葉之國的大地。這是中國總理13年來首訪加拿大。一個月之內,中加總理兩度會晤并宣布建立總理年度對話機制。這表明,兩國關系再度升溫,展現出良好合作愿景。中加兩國沒有任何理由不發展長遠穩健的友好合作關系。
|
從歷史來看,中加關系源遠流長,有長期友好基礎。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犧牲在中國人民抗日前線,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英雄。在中國上世紀60年代初困難時期,加拿大頂住美國壓力向中國出售小麥,也為中國人民所感念銘記。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即在基辛格秘密訪華之前,特魯多總理的父親、時任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以其遠見卓識與政治魄力與中國建交,開啟中加關系新紀元。當年隨同父親訪華的特魯多還是個孩子,20多天前,特魯多也帶著女兒一同訪華。筆者采訪加現任總督約翰斯頓時,他告訴我,他的3個女兒都曾先后到中國學習,他全家都很喜愛中國文化與美食。
建交46年來,中加關系有長足的發展。盡管最近10年中加關系一度遭遇寒流,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國關系總體上還是在小步前行。兩國雙邊貿易額,建交時僅有1.5億美元,到2015年底已增長到557億美元。中國現已是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截至去年底,中加雙向直接投資已累計近700億美元。從人員交流上看,46年前兩國的人員往來全年不過3000人次,而現在一天就有3000多人往返中加之間。兩國間留學生數量則幾乎是從零開始,到去年底已突破15萬人。
中加關系前景向好。一方面,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兩國都不存在根本性利益沖突。另一方面,兩國有諸多共同利益,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領域極為廣闊。中加都是有重要影響力的太平洋大國,領土面積相當,但資源分布各異,可謂“天然合作伙伴”。比如,加拿大油氣資源豐富,石油儲量世界第三,而中國已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是世界上天然氣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加能源合作的潛力巨大。而加頭號能源輸出市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奧巴馬拒絕批準加拿大新的輸美油管項目對加拿大無疑是個警示。同樣,加拿大木材業也面臨類似情況。如今,加拿大龍蝦等海產品出口由南轉東,源源不斷地送上中國人的餐桌。加拿大東西海岸的省府貿易官員曾表示,正是中國近年來的進口增長,挽救了一批陷于困境或瀕臨破產的東海岸林木企業和西海岸海產企業。
由此可見,加拿大把目光投向廣闊的中國市場是明智之舉。正如在特魯多總理訪華前,加外交部在吹風時所指出的那樣,“加拿大的未來繁榮越來越與中國相關”。事實確是如此。除能源與農林牧漁業外,兩國在環境保護、清潔能源技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以及金融服務、旅游、教育等眾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潛力與機遇。特魯多總理在訪華時同意開啟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的探討,無疑是順時之舉,而加拿大申請加入亞投行也受到中方歡迎。
一言以蔽之,中加務實合作基礎良好,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兩國總理的會晤與互訪無疑將開啟兩國關系的新里程,為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快速發展開拓新局面。
(作者為本報加拿大分社前社長 李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