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CPI漲幅大幅回升
數據顯示,9月份CPI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9%,同比漲幅比8月擴大0.6個百分點。這是CPI漲幅連續4個月處于“1時代”。
“9月份CPI漲幅略高此前市場預期,但物價走勢仍總體平穩。”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表示,月份之間物價漲幅的變化主要是受同期基數、季節性因素和市場因素作用的影響,9月份部分消費品價格出現較大回升。
具體數據顯示,部分消費品價格同比由降轉漲。其中,鮮菜、鮮果、汽油價格同比分別由上月下降3.9%、0.6%、3.6%轉為上漲7.5%、6.7%、2.2%,影響CPI同比漲幅擴大約0.49個百分點。
“雖然月度之間的物價漲幅出現一點波動,但這并不是趨勢性的,總體上物價漲幅并沒有出現過大的上漲壓力。” 趙錫軍說。
四季度物價漲幅或有所擴大
對于四季度物價走勢,趙錫軍認為,在季節性因素的作用下,農副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在冬季容易受到較大影響,在供應緊張的同時,逢年過節的消費需求又會有所加大,因此,四季度物價面臨一定的上漲壓力,但總體漲幅仍不會突破合理區間。
“進入第四季度,隨著各種節慶的到來,即使部分供求關系偏緊的食品價格會出現一時的快速上漲,表現為局部的價格上跳,但全年物價水平基本不會出現大的波瀾。”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穩定的物價水平也為下一階段的宏觀調控特別是貨幣政策的穩健實施留出了空間。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9月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分析,從下半年走勢來講,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體保持穩定的態勢。從食品價格講,進入冬季,尤其是節假日的影響,會導致三四季度尤其四季度,食品價格上漲的概率大一點,這對CPI相對來講有一個拉升。
“在不出現強刺激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流動性充裕再次整體推高CPI的可能性不大,但供求關系偏緊的食品價格可能階段性上漲。”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CPI翹尾因素在10月和11月小幅上升,可能對物價企穩起到抬升作用,但抬升幅度有限。預計未來CPI運行基本平穩,不存在明顯的通脹或通縮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