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近日新加坡貿易部在一份單獨報告中表示;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GDP環比下降4.1%。此前,外界曾預期,2016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將保持零增長。
同比增速也不理想。2016年第三季度新加坡GDP同比增加0.6%,遠低于之前預測的1.7%。
制造業和服務業成為拖累新加坡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整體制造業產值環比減少17.4%,上一季度為擴張2.1%。與此同時,其服務業也陷入了萎縮。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則稱,目前不會再次采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并稱,將不期望其GDP增長在2017年出現顯著回升。
對外貿易持續萎縮 去年已暴跌近兩成
其實早在2015年,新加坡以美元計價的GDP就出現了近十年來的罕見下跌。2015年新加坡GDP為2927.39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減少近150億美元。而作為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新加坡的經濟與對外貿易有著密切的聯系。
據新加坡統計局數據,2016年9月,新加坡出口額同比減少1.34%,進口額更是同比大跌6.16%。而這也是其對外貿易自2014年7月陷入負增長以來,連續第25個月出現的萎縮。
自2012年起,新加坡的對外貿易增長就陷入了停滯狀態。2015年其對外貿易額為6436.95億美元,同比暴跌17.06%。這也使得其對外貿易額回到了2008年之前的水平。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繪制的新加坡對外貿易總額變化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加坡的第一貿易伙伴國正是中國,約占其對外貿易額的近一成。
新加坡港被上海港甩開 集裝箱吞吐量僅為上海港八成
新加坡以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著稱于世。但支撐其成為物流中心的新加坡港,貨物吞吐量卻在急劇下跌,與上海港的差距驟然擴大。
在全球最大港口的排行上,新加坡與上海激烈競爭。2010年新加坡的集裝箱吞吐量被上海超越,退居世界第二,但在2015年之前兩者懸殊并不大。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上海統計局與The Maritime and Port Auto數據繪制的新加坡港與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對比圖:
轉折點出現在去年。2015年新加坡港僅次于上海港,依然為全球第二大港。但2015年新加坡港集裝箱吞吐量為3092.23萬箱,同比下跌8.7%;同一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為3653.7萬箱,同比增加3.55%。新加坡與上海的差距在2015年驟然擴大,僅為上海港的八成左右。
2015年對于新加坡似乎是個非常特別的年份,這一年的3月23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獅城美麗依舊,不期而至的負增長卻突然降臨。
與大國為鄰的新加坡,在后李光耀時會面臨怎樣變局?身處咽喉要道的新加坡身陷貿易萎縮是新一輪亞洲經濟危機的征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