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兩市震蕩整理 次新股釀酒板塊漲幅居前
網易財經10月18日訊今日,兩市小幅低開后震蕩整理。截至發稿時,滬指漲0.18%,報3047.65點,成交410.5億元;深成指漲0.16%,報10669.1點,成交669.4億元。板塊方面,次新股、釀酒板塊、鋰電池概念股漲幅居前,債轉股、煤炭板塊、鋼鐵板塊跌幅居前。
外圍市場方面,周一(10月17日)美股震蕩小幅收跌。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跌破50美元。投資者等待本周后期的美國經濟數據、美聯儲官員的講話以及歐洲央行的政策決定,以判斷未來貨幣政策的線索。
消息面上,深港通業務本周末進行全網測試;多因素導致B股大跌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首批社保重倉股出爐三季度現身10家公司;新股提醒:新華網18日申購和仁科技等3股上市;前三季度龍虎榜營業部500強揭曉!這里臥虎藏龍;代客理財受質疑“T+0”地下工廠謀求合規化;9月來344家公司斥1481億委托理財投資額同增1倍;央企重點領域混改迎曙光“6+1”試點浮出水面。
近期大盤一直處于“上下兩難”的境地,將橫盤整理的態勢演繹到極致,振幅一度創出新低。從9月12日前期平臺破位以來,8個交易日的時間都是在向著通道線位置發動反抽,或者叫確認前期破位下跌的有效性。所以,上周收復3050點而不放量,從趨勢的角度講,這就是反彈確認壓力。
技術上觀察,上周三開始連續3天調整后,大概率要出現變盤的機會。但主力似乎有意在10月營造“開門紅”開局,沒有實現先抑后揚的路子??墒?,由于上方有跳空缺口和下跌趨勢線雙重壓力,即使收復3050點沒有量能的配合也無意義,選擇下蹲是一種合乎情理的方式。
其實,加大振幅,增加市場彈性,并不是壞事。從基本面、政策面和貨幣量的研究出發,在其他資產市場出現明顯波動后,股票市場存在相對的估值優勢,投資者對四季度A股市場整體不應過于悲觀。
首先,A股中期基本面依然向好。上周五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引人關注,9月CPI、PPI漲幅均超預期。經濟數據反映出經濟基本面在逐漸好轉,一些重要行業出現向好的曙光,這對股市形成重要支持。
其次,上市公司業績比預期好。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共有199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有526家、預減130家、續盈173家、續虧172家,這意味著目前預喜的上市公司占比約67%。特別是在已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的PPP概念股當中,有20只股實現盈利,3只股虧損,其中,三季度凈利潤中值過億的個股有11只股;在已公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103只重組概念股當中,有49只預計三季度凈利潤中值過億,其中8只個股三季度凈利潤中值在5億元以上。
值得指出的是,神舟十一號飛船周一成功發射,航天軍工上市公司再成市場熱點。究其原因也與八成航天軍工概念公司三季報預喜有關。數據顯示,隨著航天產業的發展,相關航天概念股業績也出現轉機。在已公布三季報預告的38家航天軍工概念股中,八成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預計盈利。在38家已預告的公司中,有25家公司預計2016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有14家公司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上限達50%。
第三,管理層呵護股市的政策不會動搖。上周五,證監會核準了14家企業的IPO,籌資總額預計不超過73億。這說明管理層希望資本市場更多地擔負企業降杠桿的使命。另一方面,管理層必須呵護股市,在市場供需節奏中保持平衡。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這次核準的是10月份的第一批IPO公司,較9月份平均每次100億元起步大大降低。有市場人士認為,這有可能是IPO節奏放緩的一大信號。新股批量發行對市場有一定的壓力,若監管層果真逐漸減緩IPO步伐,將有利于改善市場的流動性局面,也有機會成為A股啟動健康行情的一大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