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算中心門口的去庫存標志
據東勝區房屋與土地兌換憑證管理結算中心主任田東明介紹,今年年初,根據住建部和自治區政府提出的通過棚戶區改造加大去庫存的要求,東勝區出臺了棚戶區改造26條配套方案,針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補償、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方案,作出修訂,創新性的提出房屋兌換憑證實施辦法。其主要內容是對棚戶區拆遷戶不再以貨幣補償而是發放房票,再利用國家棚改優惠政策獲得政策性貸款,用以回購開發商已建、在建甚至爛尾停工的商品房項目,拆遷戶憑房票自主選房。房票可以拆分找零,可以相互轉讓。
被拆除的棚戶區
2016年4月,東勝區房屋與土地兌換憑證管理結算中心正式成立,其時,東勝區在建、“半拉子”項目多達166個,全區房地產總庫存高達132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642萬平方米,3.39萬套,商業庫存總量也達678萬平方米。而棚戶區改造的現狀是,有18414戶是待改造的房屋,包括城中村6000戶,城市的棚戶區12414戶,主要是平房集中區和老舊的危樓。東勝區政府利用國家棚戶區改造優惠政策,通過向自治區政府備案,獲得政策性銀行的貸款支撐,整體打包成133個項目,重點推進。“我們向國開行、農發行兩家政策性銀行以及興業銀行累計貸款了78.73億元,資金到位了25.03億元,這一部分資金主要用于政府購買一些商品房,幫助住戶做回遷安置。”田東明說。
在征求群眾意見后,當地政府建立信息比價平臺,“哪些房源可以供老百姓去選,也征求了群眾意見。”東勝區房屋與土地兌換憑證管理結算中心大廳接待主任耿濤說,在房源采購方面,有單價、有總價,這個價格不是由政府定的,也不是由開發商定的,而是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由5家第三方的評估機構來對回購地產項目進行評估,去掉一個最高價,去掉一個最低價,其他3家取一個平均價,形成一個政府的控制價,如果開發企業認可,就可以把房源拿到政府的平臺上讓住戶選擇,如果不認可,就不上平臺。這樣一方面控制了房價,一方面也保證了這個房價不會隨行就市波動。
2015年東勝區政府通過這種方式,向開發企業采購了8842套住房,總投資60億元,2016年又推出實銷實結的方式,杜絕了開發商將不好銷售的房源打包銷售給政府的情況。
“開發企業通過我們的招標方式、評估方法,將房源信息拿到我們信息比價平臺上,讓住戶去選擇,住戶在選擇時是非常有話語權的。”耿濤說,他們采購的項目都是基礎設施比較好,品質比較高,群眾比較認可的房源和小區,在做方案時,被征收的棚戶區平房是按照新建高層毛坯住宅樓的標準進行評估的,在政府規定期限內和政府達成協議的,還額外給予拆遷戶總建筑面積30%的補償,并給予每平方米500元的裝修獎勵,向棚戶區拆遷戶發放的“房票”即房屋兌換憑證,有1平方米、2平方米、5平方米、10平方米、20平方米、50平方米、100平方米7種面值,房票正面是平米數,背面是幾類地段,單價,評估價,還有二維碼信息,有住戶姓名、身份證號、發放日期,可以做到全程跟蹤。房票是由財政局和金融辦共同印制的,根據征拆協議發放給拆遷戶,拆遷戶再拿著房票來結算中心平臺上選房,這個流程是個閉環流通的環節。
自由兌換,票面價值打6到7折
10月20日上午,東勝區房屋與土地兌換憑證管理結算中心大廳內,聚集著不少選房的群眾,大廳的LED顯示屏上,公示著可選房源的小區名稱、樓號、面積、單價、總價、交工時間等房源信息,一些居民在排隊辦理兌換房票和選房手續。除此之外,一些胸前掛著“買房票”、“賣房票”牌子的群眾也格外引人注意。一名“賣房票”的大媽說,她是東勝區下面鄉鎮的居民,通過棚改,拿到了房票,給女兒在市區換了一套170平方米的房子,但她還想在市中心優質地段再買一套,于是從別人手里買了一張100平方米的房票,不過優質地段的房子選的人多,自己沒能選上,于是打算再把這100平方米的房票賣掉,“6.5折,折扣跟我買的時候一樣。”
東勝區結算中心
另一位名叫牛如濱的市民說,她家棚改,兌了200多平方米房票,全選了房子,“一套156平方米自己住,一套104平方米明年5月交房,打算給兒子做婚房,不過感覺104平方米有點小,想再買20平方米的房票補一下面積。“以前的房子確實不好,30多年接近40年了,屬于危房。但拆遷的時候評估價都達到了4000元/平方米。”
“住戶也是允許轉讓房票的,比如拿到的房票是200平方米,自己130平方米就夠住了,那么剩余的70平方米可以轉讓,如果自己拿到的房票面積不夠,也可以購買別人的房票。”耿濤說,在房票實名制轉讓過程中,省卻了房屋契稅、增值稅等稅費,刺激住戶進行轉讓,同時也可以轉讓給沒有房票的剛性需求人群,一方面解決了原址回遷安置的風險,也突破了政府點對點安置的壁壘,通過房票,可以自由拆分找零,可以自由自主選擇想要的房屋,在選擇房源上,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拆遷戶,按照先拆先選的原則,轉讓的,采取線下隨機抽號的方式,房源分批次發放,這次沒選上可以下次。結算中心在各社區都設有選房服務站。
據耿濤介紹,剛開始推出房票政策時,很多居民對政策不了解,一些房產中介會在結算中心收購居民的房票,然后再加價賣出去,后來結算中心專門設立了房票交易買賣的專區,想買房票或想賣房票的居民可以自行張貼買賣傳單,直接交易,“根據地段不同,目前買賣房票的折扣在6-7折,政府讓開發商上平臺的時候,已經在報價上降了15%,棚戶房評估時加了1.3倍的獎勵,轉讓時,又打了折扣,像上我們平臺的商品房最貴的是4300多元/平方米,最便宜的2700多元/平方米,如果在銷售時打個6幾折,便宜的相當于1600-1700元/平方米,好地段的打完折也才3000元/平方米,對于東勝區房產市場來說,這個價格是很低的,刺激了很多剛性需求來購買。”
關于轉讓環節中6-7折的折扣,耿濤稱,棚戶區拆的時候,政府給住戶補的比如是100萬元的房票,其實房屋價值只有60幾萬,這樣測算下來,就是打6折也是不虧的。“現在平臺上公布的有1000多套房,位置都較好,醫療、教育配套也不錯,拿到房票選了房子,可以放個兩年,東勝的樓市不可能一直低迷,肯定會漲,不一定要急著賣掉,賣掉就縮水了。”
結算中心大廳里可以看到可選房源
東勝區樓市庫存中,面積段在2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占到40%,100-200平方米占49%,100平以下僅僅占到11%,針對庫存房源大戶型比較多的情況,政府推出了產權共有的方式,以按揭、出租、擔保三種方式與住戶共有產權,按揭是找商業銀行做成尾款,出租是按照公租房的價格,政府收取租金,租金可以抵頂房款,擔保是找擔保人,擔保在一定時間內將尾款結清。
在鄂爾多斯市另一主城區伊金霍洛旗,當地政府也成立了棚戶區改造攻堅指揮部,指揮部下屬國有房屋運營公司總經理孫文玉介紹說,伊金霍洛旗是一個小的旗縣,今明兩年棚戶區改造的任務是10770戶,從今年8月初正式開始棚戶區改造,通過房票發放,產權調換、商住安置,推進去庫存工作,目前全旗住宅庫存18365套,近260萬平方米,今年原來的棚戶區改造的任務是7000套,到現在已完成接近6000套,“資金主要是政策性貸款,國家開發銀行批了16.5億,農業開發銀行6億,一共22.5億元。”孫文玉說,伊金霍洛旗是鄂爾多斯最早推行房票政策的,1月4日正式發行,經過10個月的運行,很順暢,很方便,到目前已累計發放17.3萬平方米的房票,按1.2:1比例發放,,即有12萬平米的房子,最多發10萬平方米的房票,“我們的目標是3年時間去庫存,爭取2年時間完成。
棚戶區改造只是當地政府去庫存的一個方面,針對不在棚戶區改造范圍內,但也有居住、改善型需求的,可以以小換大、以舊換新,或者想將商業房置換成住宅房,或者住宅換商業,也是可以的,將這些房屋放到平臺上去評估,如果認可政府的控制價,就可以將這些閑置的房屋放到平臺當中,讓住戶去選擇。只要有住戶選擇,政府就會發放房票。針對低收入群體,推出租售并舉,已經申請到公租房的這一部分群體,在購買公租房時讓利20%,之前交的租金也可以抵房款。
地產商主動接入:虧一點就虧一點,總比爛尾強
“現在納入平臺的樓盤有接近80個,都是開發企業主動找上來,政府定的價格是很低的,有個樓盤單價從7000多被壓到4000多,可它自己降價也賣不掉,只能通過政府的房票平臺解套,不然賠得更多。”耿濤說,目前近200個未完工項目據估算總投入數以百億,主要是2009、2010年市場瘋狂時投的。開發商是被逼無奈,外來人口流失以后,本地持有房子的人已經飽和了,沒人去買,通過棚戶區改造,就把庫存去了,東勝區的在建項目也就是期房,非常多,總庫存3.39萬套房子,有不到1萬套是現房,其余都是期房,老百姓叫半拉子工程,我們讓老百姓去選,國家有棚改的政策支持,把這部分資金封閉運行到這一部分項目當中,棚改的資金可以流到開發商,對于開發商來講,那些爛尾樓3年5年都完工不了,通過房票制度,不止是解決棚戶區改造,還可以解決爛尾、民間借貸,通過小小的房票,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棚戶區改造的貸款支持,利息非常低,期限為25年。房票制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能這樣。房票轉一圈,能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東勝的民間借貸問題不能通過房票制度完全解決,但能解決相當一部分。開發商也是通過融資,建樓盤,后來爛尾,政府通過棚改資金,將項目完工,資金回籠。
針對在建的“半拉子工程”(爛尾工程),通過3種方式,一種是有政府性債務的,優先償還政府性債務,這一部分資金設立共管賬戶,將資金注入這個項目,封閉運行。按照工程進度注入資金,幫助項目完工。一種是開發企業已經無力完成工程建設的,由有實力的國有公司來進行兼并、收購,項目建成后將房屋收回。第三是將五證齊全已經完工70%的項目,也放到平臺上,如果有超過50%的住戶選擇,政府也會將資金封閉注入,幫助項目完成后續建設,目前,這類項目的復工率達到80%,“通過這些舉措,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消除爛尾樓,也可以解決一些商品房逾期交付的問題,因為有些住戶已經付了首付款,因為項目完成不了,這部分群體也比較多。另外,棚戶區拆掉后,收回的土地用于建設公共設施,如綠地、公園、廣場等,等若干年后,根據城市的規劃,再做下一步考慮。建設綠色、宜居、現代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外來人口來鄂爾多斯去庫存。”此外,針對農村土地、宅基地也可兌換地票,價格按基準地價評估,農民可以按照地票換同樣價格的房子,促進農民進城。
伊金霍洛旗已經入住的新商品房
鄂爾多斯市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副局長吳伊婕表示,由于全市庫存巨大,從2011年起,政府已經不批新建,專心致志去庫存。由于前幾年,鄂爾多斯市的房地產市場幾乎處于停擺狀態,在售樓盤的銷量是很微小的,此次推出的房票政策雖然拉低了全市均價,但對不在平臺上的開發商的房屋銷售基本沒有什么沖擊影響,相反,想納入平臺的開發商大都非常踴躍。“由于推出了房票政策,今年住宅的成交量較去年提升了80%,民間借貸的矛盾化解不少。”
鄂爾多斯當地房企內蒙古正元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春稱,鄂爾多斯2005年商品房市場開始形成,2010年達到最高點,市區均價達到8、9千,而隨著民間借貸的斷裂,鄂爾多斯樓市出現腰斬。但今年以來市場有所回暖,主要是政府去庫存的政策原因,不批新建,只去庫存,使得一部分剛性需求、改善型需求起來了。關于房票,該老板認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房票是地方代金券、信譽證,可以互通,如果不兌現,房票上的價格是不變的,對于企業,可以拿去銀行抵債。”該老板說,他的3個房地產項目都停工4年了,工程款壓力很大,很想被納入政府采購平臺,對房票寄予希望,“按照政府的采購價格,只能解套,沒有利潤,能解套就不錯了,虧一點就虧一點,總比爛尾強。”
正研究全市自由兌換
“以上種種舉措,整體盤活了房地產市場。”田東明說,房票制度從年初開始設計,5月份開始實施,截止10月10日,東勝區共計發放面值32億元房票,房票總面積68.5萬平方米,通過房票已兌付房屋2500套,40萬平方米住宅。對于期房項目,政府可以向選房住戶支付過渡費,住戶也可以先拿房票,等期房建好再拆遷。根據地段和房子品質結構,將被拆遷房源分為四類,一類4500元/平方米,每類差300元/平方米。群眾之間互相之間有債務關系的,可以拿房票抵,但最終離不了換房。對之前幾年的民間借貸的資金斷裂,也能夠起到緩解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鄂爾多斯并非三四線城市中第一個實行房票政策的城市。去年9月份,安慶市也試水了房票。今年初,奉化市曾試水了房票制,但房票僅限房票所有人之間轉讓一次,房票轉讓應當經雙方當事人共同確認,并經房票管理辦公室登記后發生效力。
隨著去庫存的深入,曾經被稱為“鬼城”的鄂爾多斯新城區康巴什,也漸漸實現了人口聚集,澎湃新聞記者在這里看到,筆直寬闊的馬路上,已經有相當數量的車流,一些商場、購物中心也漸漸有了人氣。據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康巴什新區規劃人口30萬人,目前已入住人口10萬人,由于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先進,康巴什新區的房價今年以來有所上漲,目前穩定在7000元/平方米,“目前新區的住宅庫存只有1000多套。”
康巴什新區,曾經的鬼城逐漸有了人氣
據鄂爾多斯市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提供的數據,今年1-9月,鄂爾多斯全市化解住宅庫存23124套、273.18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31.91%和94.6%,住宅成交價格394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79%,截至9月底,全市住宅庫存量為71594套、1140.4萬平方米,去庫存形勢依然嚴峻。“今年以來,鄂爾多斯樓市比較平穩了,反彈還談不上。”田東明說。
吳伊婕表示,目前房票政策只在鄂爾多斯老城區東勝區和伊金霍洛旗各自推行,但政府的方案也是不斷在補充,在全市范圍內實現房屋與土地兌換憑證流通,打通各旗區自由兌換的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在推行過程中也有些爭論,比如房票制度合規嗎,安全嗎,我們也做了調研,目前住宅供應的面積是大于拆遷量的,發出去的房票也遠遠低于借貸回來的資金,因此總體風險可控,人們接受新事物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