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旅游提前換匯
卞永祖認為,對外匯使用有剛性需求,并非用于投資理財的留學生、出國旅游的人來說,利用好每年每人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買入一些美元,可以減少因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而產生的輕微損失。
但他也強調,提前購買外匯的一定要注意“量”。“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準備要去留學的人準備好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要用的美元就好了。”
“中長期來看,人民幣是有升值空間的。”卞永祖向“國是星期三”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仍居全球前列,貨幣匯率跟國家經濟基本面相關,未來相信人民幣會有回調,所以不宜大量購匯。
股民投資另辟蹊徑
“而對于股民來說,匯率波動就不全是壞消息了”卞永祖指出,人民幣貶值對于出口導向型和擁有大量海外承建項目的中國企業有一定好處,可加強其海外業務和競爭力,提高收益能力。因此,在國內股票市場買入上述類型企業的股票,是有獲利機會的。
中產家庭投QDII、買香港保險
對于以理財為目的的中產階級家庭,投資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產品,參與全球投資市場,是規避匯率風險的常用做法。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零售銀行研究與投資策略主管唐君豪提醒說,投資QDII產品要注意配置的比例。境外證券市場和中國國內證券市場走勢存在差異,投資者應注意境外市場風險,投資QDII產品可適當規避單一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但仍應進行合理的配置比例。
同時,應注意QDII基金申購和贖回的時間較長,通常需要一周以上的時間,流動性不及國內基金。
投資QDII之外,香港是中國內地居民參與全球投資理財的必經之地,隨著滬港通的成熟和深港通的落地,內地資金進港以期削減人民幣匯率下跌風險的投資理財行為會愈加便利。
“最近身邊很多有理財規劃的朋友都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而去配置了一些香港的壽險。”跨境投資綜合服務提供商資立方公司投資總監章強說著切身體驗并指出,內地居民在香港通過購買美元保單,可以滿足對沖人民幣貶值的需求。
高凈值人群當全球投資人
對于高凈值人群來說,卞永祖提出,相比于在海外購買不動產的傳統投資方法,現在可通過參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海外創業公司。
“最好是投資一些與中國經濟互補性強的企業,比如美國的一些高科技初創公司。”卞永祖指出,中國擁有巨大消費市場,并處在消費升級階段,投資海外高科技公司是有發展前景和用武之地的。
此外,章強提醒稱,海外資產配置需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收益要看“費后”收益,注意隱含費用。例如高凈值客戶經常購買的海外非公開市場交易的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不會注意里面隱藏了10%的一次性傭金。
二是要看稅后收益,機構需要根據客戶稅務身份合理規劃投資架構,避免不必要的海外稅務成本。“海外有人民幣的客戶都會先換成美元,通過多資產配置降低風險。”(夏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