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品價格回升、成本降低等因素推動利潤持續回升
從影響工業企業利潤的具體因素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工業品價格持續回升推動工業企業收入改善。2016年1-9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1.86萬億元,累計同比增長3.7%,增速創去年2月以來新高,較前值3.6%小幅微增。從工業增加值來看,9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較8月份小幅下滑0.2個百分點,但增速總體上仍保持平穩。與此同時,9月份PPI同比上漲0.1%,結束了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的態勢,自2012年3月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圖2)。從數據上看,在工業增加值保持平穩增長的情況下,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工業品出廠價格的持續改善。
另一方面,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大幅下降提高了企業利潤率。2016年1-9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為70.3萬億元,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7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7%。上年同期,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11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5.40%,今年9月份成本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利潤率明顯改善(參見下圖)。總體來看,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維持了今年以來的下降趨勢,利潤率也顯著高于去年平均水平。
上游企業利潤改善明顯,中游企業利潤受到擠壓
采礦業與制造業利潤持續改善,電、熱、燃氣、水生產供應業利潤下滑幅度擴大。2016年1-9月,采礦業利潤累計同比下降62.10%,降幅較上月大幅減少8.8個百分點;制造業利潤累計同比增加13.5%(參見下圖);電、熱、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累計下降-3.6%,降幅較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1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0個減少,利潤增長的行業顯著多于利潤下降的行業。
上游原材料開采和加工業利潤改善明顯。具體來說,煤炭開采業利潤大幅改善,2016年1-9月累計同比增長65.1%,較前值15%大幅增加;有色金屬開采業利潤累計同比5.2%,較前值3.8%大幅增加;油氣開采業利潤增速降幅有所收窄,累計同比由上月的-145.8%收窄至144%;原材料加工業利潤出現改善,2016年1-9月,黑色金屬加工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272.4%,較上月增加62.8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加工業累計同比增長33.2%,較上月增加2.1個百分點;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累計同比增長263.8%,較上月增加21.7個百分點(參見下圖).
上游行業利潤改善擠壓部分中游行業利潤。部分與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密切相關的中游行業利潤受擠壓,如電力熱力供應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制造業等。最明顯的是電力、熱力供應業,2016年1-9月累計增速-5.7%,較8月下滑1.8個百分點(參見下圖),其主要原因在于上游煤炭價格上漲、下游電價改革降成本,導致利潤壓縮。
汽車制造業利潤延續快速上升態勢。從絕對量來看,汽車、電力熱力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制造業、計算機、非金屬制造業貢獻了40%以上的工業企業利潤(參見下圖),在這幾個行業中,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速呈快速上升態勢,2016年1-9月,汽車制造業利潤累計同比13%,較上月提高2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在工業企業去產能、PPI持續回升的基礎上,今年工業企業利潤短期無虞。但制約企業效益增長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企業補庫存意愿不足,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連續5個月為負,與此同時,企業流動資產余額和增速仍在不斷上行,這表明工業企業加大生產、擴大投資仍然較為謹慎;另一方面,去產能導致上游原材料價格回升擠壓中游產業的利潤,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汽車、計算機、家用電器等耐用消費品的銷售可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利潤持續改善的難度較大。未來一段時期,應在化解過剩產能、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基礎上,促進產業升級,提高企業效益,推動工業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