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寧夏大氣污染較重地區系認識不足
如果一個地方黨委、政府對綠色發展的艱巨性、緊迫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重開發、輕保護,那么,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會怎么樣呢?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今天公開透露說,經過一個月的督察,發現寧夏自治區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督察組組長蔣巨峰今日在向寧夏自治區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21013年至2015年,寧夏自治區引進重污染項目60個,成污染治理難點及群眾投訴熱點;同時對大氣污染較重地區“自行減壓”;連續兩年未完成國家大氣考核任務。沙湖作為寧夏自治區著名旅游地,從去年開始,沙湖水質已經下降為劣Ⅴ類。督察組同時曝光了一批違法企業名單。
自治區政府被指重開發輕保護
2013年至2015年,寧夏自治區9個縣(市、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引進醫藥、農藥、染料中間體等項目近60個,加之部分企業環保設施運行和日常監管不到位,成為污染治理難點和群眾投訴熱點。
2016年自治區對石嘴山、吳忠等污染較重地區PM10年均濃度控制要求,較2014年《寧夏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年)》確定的目標分別放寬63%和62%,自行減壓。
自治區財政2015年用于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資金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58.4%和40.6%。針對騰格里沙漠污染、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等重大環境問題,僅對基層監管人員實施問責,未從決策審批等環節追溯責任。
督察組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均與自治區黨委、政府重開發、輕保護直接相關。此外,在這種意識影響下,有關部門履職不到位,致使一批企業違法違規。
蔣巨峰說,太西炭基工業等5家企業12臺小火電機組應于2011年淘汰,但至今仍未淘汰到位。平川化工等3家已經淘汰企業,仍列入2014年淘汰計劃。督察抽查156家企業,賀蘭縣暖泉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等71家企業環保設施不正常運行或污染物超標排放。2016年上半年,平羅恒達水泥等企業,廢氣污染物部分排放指標超標50%以上。
連續兩年未完成大氣考核任務
督察組指出,寧夏自治區2014年、2015年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增長20.6%和21.8%,連續兩年未完成國家大氣考核任務。同時,銀川市、石嘴山、固原市PM2.5及PM10平均濃度均呈上升趨勢。
蔣巨峰透露,違反自治區相關要求,銀川、吳忠、石嘴山3市2015年以來新建40臺2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各地市和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城市建成區仍有244臺(其中銀川市142臺)20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環保設施不完善,污染較為嚴重。
據督察組介紹,自治區8條重點入黃排水溝水質為劣Ⅴ類,其中5條水質部分指標仍在惡化;從去年開始,葫蘆河、渝河、茹河、清水河(固原段)等4條黃河支流水質已下降為V類或劣Ⅴ類。
蔣巨峰說,截至2015年底,“十二五”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要求建設的項目完成率僅為49%。全區31個工業園區中,12個未配套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6個未建成,3個建成未運行。彭陽縣污水處理廠長期超標,部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茹河。
部分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突出
據督察組介紹,2013年以來,寧夏自治區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6個存在新建或續建開發活動點位149處,其中106處為新建點位。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6家采礦企業中,81家為露天開采,破壞地表植被,礦坑沒有回填,未對渣堆等實施生態恢復。
“神華寧煤汝箕溝煤礦兩個采區侵占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面積108公頃,且切斷生態保護區生物廊道,棄土棄渣沿山隨意堆放,破壞林地347公頃。”蔣巨峰指出,秀江工貿菜園溝煤礦占用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面積166.3公頃,且露天開采破壞自然環境。青年曼汽車公司以生態治理之名行資源開采之實,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此外,自治區有關部門違規辦理賀蘭山保護區林地審批手續67宗,新設置或延續采礦權20宗。督察組指出,賀蘭山保護區管理局違法簽訂14份土地轉讓協議,并收取土地承包費260.3萬元。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批復《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范區總體規劃》,侵占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1293畝。2014年,鹽池縣國土資源局在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規為永紅建材和玉美工貿兩家企業辦理采礦許可證。
一級飲用水水源區有污染企業
蔣巨峰說,永寧縣制藥企業異味擾民等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周邊群眾投訴不斷。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等地市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仍有養殖、制藥、建材以及加油站等企業或設施,給供水安全帶來隱患。督察期間,群眾對靈武市、賀蘭縣、平羅縣、青銅峽市、中寧縣等地工業園區環境污染問題反映強烈。
據督察組介紹,截至目前,476件環境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停產整治企業57家、限期整改179家、查封扣押5家,拘留8人、約談35人、問責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