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趕進度” 馬拉喀什氣候大會創十年最快閉幕紀錄
拉喀什氣候大會主席邁祖阿爾終于可以順利坐上去馬達加斯加的飛機了。經過兩周密集磋商,原定18日結束的大會于當地時間19日凌晨3時閉幕,創下10年來締約方會議結束時間最早的紀錄。
11月7日開幕時,馬拉喀什會場上充滿樂觀情緒。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性文件《巴黎協定》已正式生效,速度之快遠超預期;在氣候大會召開前舉行的部長級預備會上,與會50多個國家的部長們已達成共識,要把大會開成一次落實行動的會議;在給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上一直“口惠而實不至”的發達國家,也終于在大會召開前夕拿出了落實資金承諾的路線圖。
但否認全球變暖,聲稱當選后要退出《巴黎協定》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擔憂和疑慮開始升溫,有美國觀察員甚至淚灑會場。人們懷疑,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巴黎協定》和應對氣候變化還能走多遠。
隨著談判走向深入,各方分歧持續加大。在資金問題上,發達國家提出的路線圖尚未達到發展中國家的期望,特別是在如何核算資金來源方面,兩大陣營分歧明顯。此外,圍繞《巴黎協定》后續談判的技術性安排也有不同意見。
在此情況下,閉幕會從原定下午3三點一直推遲到晚上11點多才開始。期間因意見不統一而休會。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小范圍磋商,會議得以繼續,但很快又因南非認為如何落實2020年前行動目標未得到充分重視,面臨再陷僵局的可能。代表們開始交頭接耳,有人頻頻看表。
多次“停停走走”后,要在凌晨1時飛赴馬達加斯加出差的邁祖阿爾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這次解決不了的問題交給下次。
“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留到明年討論,沒有反對意見,通過!”看到各國代表臉色平靜,邁祖阿爾落錘后松了口氣:“我們本可以早一點找到這樣的解決方法。”會場內一片掌聲和笑聲。
這位摩洛哥外交與合作大臣說,最近這半個月是他一生中“最緊張的15天”。“感謝大家表現出的熱情和團結精神,你們已經向全世界宣告《巴黎協定》不可逆轉,把落實協定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邁祖阿爾稱,此次大會讓應對氣候變化成功走向“歷史性轉折”。
多國代表對大會取得成功表示祝賀。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為國際社會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樹立了信心,但“并不圓滿”。發展中國家對資金等問題的關切雖然得到一些回應和安排,但力度并不令人滿意,各方應在今后的進程中和明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進一步加強。
當天上午,環保人士在會場外拉起橫幅,呼吁“讓氣候再次美好(Make climate great again)”。馬拉喀什氣候大會,無疑是通往這一愿景的重要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