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問拉美碩果累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11月17日到23日應邀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等拉美三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并出席了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習主席為期7天的第三次拉美之行不僅是中拉關系史上又一個“里程碑”,而且對亞太地區合作、中拉關系“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引領亞太新航程
APEC講話與G20杭州峰會主題對接
此次APEC 利馬會議期間,習主席出席了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四個促進”(促進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改革創新,合作共贏)的新主張;在APEC領導人會議上,習主席發表《面向未來開拓進取促進亞太發展繁榮》的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引領全球經濟,提升亞太開放型經濟水平、破解區域互聯互通瓶頸、打造改革創新格局)的新建議。
“四個促進”和“四個堅定不移”的精神內涵實際上與G20杭州峰會“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主題精神完全對接。“中國主張”與“中國方案”廣受贊譽,“中國形象”得到極大提升。APEC利馬會議最終通過《亞太經合組織第24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強調新形勢下亞太國家加強合作,積極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改革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共同繪制亞太合作的宏偉畫卷。
開拓進取
大幅提升了與拉美三國雙邊關系
中國與秘魯早在2008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13年升格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與智利和厄瓜多爾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習主席訪問期間,中國分別與厄瓜多爾、智利簽署《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國與兩國關系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至此,中國在拉美擁有的9個戰略伙伴關系中有7個已經升級為全面戰略伙伴國家,其中6個集中在南美洲,顯示中拉合作的伙伴關系已經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中拉關系新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同時,中國也深化了與秘魯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共同發表了《2016年至2021年共同行動計劃》。習主席四年三訪拉美,不僅體現了中國政府對拉美地區越來越重視,而且表明中拉之間戰略需求、戰略合作在上升。
與時俱進
宣布啟動中智、中秘FTA“升級版”談判
2005年中國與智利簽署自貿協定。2009年中國與秘魯簽署自由協定。自簽署FTA以來,雙邊貿易進入快車隊。中智自貿協定生效10年間,雙邊貿易額增長了5倍。中秘自貿協定生效6年以來,雙邊貿易額翻番。但中國與兩國自貿協定仍未實現對所有商品、投資和服務的“全覆蓋”。因此,此次訪問期間,習主席分別與秘魯、智利領導人宣布啟動自貿協定“升級版”的談判,將會極大地刺激中國與秘魯、智利兩國的貿易增長,進而促進雙邊經濟的新發展。
奮發有為
經貿務實合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近年,因受國際金融危機、歐美經濟不太景氣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影響,拉美國家經濟增長持續6年下降,2016年預計GDP增速為-0.6%;同時,中國與拉美貿易增速也明顯放緩。2015年中國與拉美貿易額從2014年的2635億美元降至2365億美元。
此次訪問期間,中國與拉美三國簽署總共數十項合作協議和合同,涉及領域涵蓋礦業、能源、制造業、農業、漁業、通信、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這不僅將極大地推動中拉經貿務實合作,而且將有助于提振拉美國家的經濟信心,推動中拉關系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中國制造”、“中國工程”、 “中國速度”將會讓拉美人對中拉合作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承前啟后
中拉關系將迎新的發展的“春天”
訪問期間,習主席在秘魯國會發表題為《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系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高屋建瓴地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對拉美政策,指出中國將堅定支持拉美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堅定支持拉美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堅定支持拉美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強調以貿易拉動新增長、以投資促進新發展、以金融合作提供新支撐、以產業對接催生新動力、以整體合作創造新機遇的發展思路,尤其提出了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愿景,表示愿與拉美國家攜手合作,讓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行穩致遠”“乘風遠航”“滿載繁榮”“造福人民”,成為南南合作的新典范。
這次演講不僅中拉關系未來發展指明的前進方向,而且也為中拉未來合作描繪出宏偉藍圖。
需要指出的是,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
這將包括拉美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拉關系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