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啟動沿江高鐵武漢至合肥段、武漢樞紐直通線等建設。
支持武漢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推進華星光電t4、邁瑞醫療、華大智能制造、中國(湖北)網絡視聽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支持武漢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
支持武漢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
高標準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長江新區。
完善武漢城市圈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優勢產業鏈圈內延伸,建設城市圈大通道。
支持武漢加快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支持武漢打造生態綠色發展區。
推動武漢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報告原文
全力推進武漢創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標準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
背景資料
光谷科創大走廊核心承載區將搭建全新的“1133”創新空間布局:“1條創新主軸”即高新大道,“1個核心創新源”為光谷科學城,“3大創新節點”分別為光谷生物城、光谷中心城和武漢未來科技城,“3條千億大道”分別為關山大道、光谷五路和左嶺大道。
報告原文
加快武漢天河機場三跑道等項目建設。
背景資料
天河機場第三跑道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估算總投資53.1億元,其中工程費用32.9億元,工程建設其他費18億元,基本預備費2.2億元。
報告原文
支持漢口北建設武漢國際貿易城。
背景資料
2021年1月6日,投資額超過310億元的武漢國際貿易城開工。武漢國際貿易城配套建設的12大新項目將陸續開工,漢口北也將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擴大一倍,提檔升級賦能武漢雙循環樞紐地位,全面對標全球領先商貿物流平臺。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武漢陽邏港等5個國家多式聯運示范項目。
背景資料
2021年1月20日,陽邏港物流樞紐鐵水聯運分揀區啟動建設,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按下“起跑鍵”,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物流存儲分揀中心。
報告原文
深入推進湖北自貿區改革創新,推動武漢片區擴容。建設武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背景資料
據《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藍皮書(2019-2020)》稱,武漢自貿片區在全國43個自貿試驗(片)區中總排名第七,連續三年位列前十;在第三批+海南自貿試驗區中排名第二,是第三批自貿區改革的典型代表。
襄陽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
背景資料
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襄陽東站引入工程2020年11月21日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11.9億元,建設工期18個月。
新建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自既有襄陽東站引出,經襄陽市東津新區、襄州區、宜城市、南漳縣,荊門市鐘祥市、東寶區,引入荊門西站。
報告原文
加快襄陽機場飛行區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背景資料
2020年,襄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21.5萬人次,航班和客運恢復率全省領先。
報告原文
支持襄陽加快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背景資料
今年襄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以上,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穩定在95億斤左右。
報告原文
支持襄陽創建綜合保稅區。
背景資料
1月22日,襄陽綜合保稅區獲批,這是襄陽市對外開放工作中的重大突破,在襄陽口岸開放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宜昌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宜昌白洋港等5個國家多式聯運示范項目。
背景資料
總投資2.6億元的白洋港疏港鐵路項目是長江經濟帶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將以港口為結合點,讓鐵路、水路、公路三種運輸方式“串珠成線”,構建起便捷的綜合運輸體系,讓長江黃金水道真正發揮黃金效益。
報告原文
支持宜昌加快建設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
背景資料
宜昌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報告原文
建設宜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背景資料
2020年5月6日國務院公布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其中我省宜昌市成功獲批。
宜昌在全國第三批自貿區地級市中率先開通“宜漢歐”“宜新歐”國際班列,構建東西南北各個方向的國際物流通道體系,為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黃石
報告原文
支持黃石加快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背景資料
依托順豐機場,黃石港臨空商務產業園應運而生,是黃石市“四區N園”產業布局的重要節點。未來,將發展成為空港商務總部新地標、華中商貿會展新中心、鄂東現代服務業新高地。
報告原文
建設黃石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背景資料
2020年,12月22日黃石臨空跨境電商產業園舉行開工儀式。據介紹,黃石臨空跨境電商產業園位于下陸區老下陸街道辦事處,總面積8.14平方公里。
十堰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十堰至西安高鐵湖北段。
背景資料
新建十堰至西安高速鐵路全長256公里(其中湖北境內86.3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建設工期4.5年,投資估算為477億元(其中湖北境內投資134億元)。
報告原文
續建新建十巫高速等項目。
背景資料
十巫高速分鄖西至鮑峽段、鮑峽至溢水段和溢水至鄂陜界段三段。十巫高速公路鮑溢段全長58.632公里,橋隧比達79.6%,批復概算102.11億元,建設工期4年。
荊州
報告原文
支持荊州建設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背景資料
荊州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報告原文
支持荊州古城保護和功能疏散。
背景資料
荊州古城文化旅游區于2020年11月順利通過了文化和旅游部組織的5A景觀質量評審,取得了5A景區的入場券。
荊門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荊門至荊州鐵路。
背景資料
新建荊門至荊州鐵路項目是我省疫后重振災后重建的第一個鐵路開工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110億元,設計時速350公里,建設工期42個月,全線新(改)建荊門西站、沙洋西站、荊州站共3座車站。該項目將解決荊門長期以來沒有高鐵的困境,對構建鄂中縱向城際通道、我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示范區和交通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提振疫后重振信心、拉動有效投資具有鮮明導向作用。
報告原文
支持荊門建設全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背景資料
位于漳河新區的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是全國首個愛飛客綜合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
孝感
報告原文
支持孝感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背景資料
2020年12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公示第二批湖北省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名單,其中孝感市云夢縣、漢川市強力入選。
報告原文
支持孝感建設孝文化名城。
背景資料
2020年10月22日,孝南區圖書館在孝南區福利院舉辦了“情暖夕陽,孝親敬老”系列主題文化活動,為老人送上了豐富精彩的戲曲文藝演出。
黃岡
報告原文
支持黃岡加快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背景資料
2020年10月下旬,燕磯長江大橋破土動工。該項目是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的關鍵配套工程,將為之前已經獲得省政府批復的黃岡臨空經濟區插上“騰飛的翅膀”。燕磯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從黃州城區10分鐘可抵達鄂州順豐機場。
報告原文
支持黃岡蘄艾等區域公用品牌加快發展。
背景資料
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截至2020年9月,蘄艾全產業鏈帶動10萬人就業,幫助3萬多人脫貧。2019年,蘄春縣蘄艾產值已達5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
咸寧
報告原文
續建新建咸九高速咸寧段等項目。
背景資料
1月20日,咸寧至九江高速公路咸寧段開工建設,成為今年湖北省開工建設的首條高速公路。
咸寧至九江高速公路,是一條連接湖北咸寧市至江西九江市的跨省高速公路,線路全長69公里,是京港澳和大廣兩條國家高速公路的聯絡線。其中湖北咸寧段全長40.70公里,估算總投資78億元,起于通山縣南林橋處,與咸通高速、杭瑞高速對接,止于江西省武寧縣,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
報告原文
推進咸寧機場等通用機場建設。
背景資料
1月16日,咸寧到武漢之間開通了天河機場專線,咸寧市民可以在咸寧航站樓和溫泉中心客運站搭乘專線,直達天河機場T3航站樓,票價85元,每天往返5趟。
鄂州
報告原文
支持鄂州加快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背景資料
鄂州花湖機場是我國第一個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未來將與北上廣深等綜合性樞紐機場共同組成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按規劃,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將打造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
報告原文
支持鄂州建設綜合保稅區。
背景資料
今年,鄂州將加快空港綜合保稅區申報,積極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爭取鄂州機場片區、中部電商基地、三江港片區納入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擴區范圍。
報告原文
支持隨州打造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背景資料
應急產業指為預防、處置突發事件提供產品和服務,包括救援處置裝備與技術、監測預警診斷設備與技術、預防防護產品與技術及應急教育培訓咨詢服務等。隨州市為首批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應急產業關聯企業有120家,可生產消防車、大噸位折臂吊、直升機救援車等100多種應急產品。應急產業已成為隨州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報告原文
支持隨州香菇等區域公用品牌加快發展。
背景資料
隨州是“中國香菇之鄉”,2020年,隨州香菇種植規模達到2.6億袋。“隨州香菇”在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選中排名第12位,成功舉辦香菇產業博覽會,食用菌出口6.3億美元。
恩施
報告原文
加快建設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等項目。
背景資料
恩施是我省頁巖氣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勘測儲量近5萬億立方米,占全省總量的一半。近年來,恩施州依托獨具特色的資源優勢,全力建設“四大產業集群”,堅持把頁巖氣勘探開發作為重中之重,全州頁巖氣產業蓄勢待發,呈現出良好的開發潛力和產業化前景。
報告原文
支持恩施打造“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背景資料
讓林地生“金”,恩施探索出的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退出機制,被推薦為國家第一批《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典型案例》。此外,恩施對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高度重視,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等規則,優化基地森林康養環境,推動全市森林康養產業健康發展。
報告原文
支持恩施硒茶等區域公用品牌加快發展。
背景資料
恩施擁有170萬畝翠綠的茶園,年產優質茶12萬噸,綜合產值突破150億元,產業基地總規模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國地市級產茶區中居第四位。恩施硒茶是恩施州的茶葉公用品牌,以恩施玉露和利川紅為代表。近年來,恩施州始終把茶產業當作富民產業來發展,堅持走“品牌引領、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進茶產業鏈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仙桃
報告原文
抓好仙桃等10個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
背景資料
2020年,國家發改委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公布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仙桃市列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
天門
報告原文
抓好天門等10個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
背景資料
2020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選擇120個縣及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作。在公布的名單中,天門市名列其中。
潛江
報告原文
抓好潛江等10個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
背景資料
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補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項,短期有利于拉動投資、促進消費、推進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中長期有利于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各地將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區分公益性、準公益性和經營性項目,合理設計資金保障方式,既拓寬財政資金投入渠道,又調動金融資本和工商資本投入的積極性。
報告原文
支持潛江龍蝦等區域公用品牌加快發展。
背景資料
2012年,“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227.9億元,位列全國小龍蝦品牌榜首。全市蝦稻產業綜合產值達500億元,帶動20萬人就業增收,助力2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神農架
報告原文
支持神農架建成世界著名生態旅游目的地。
背景資料
綠色是神農架最亮的底色,生態是神農架最大的優勢。好山好水好文化是神農架發展的重要資源優勢。要圍繞建設“世界著名生態旅游目的地”戰略定位,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加強主題策劃和形象設計,盤活用好資源,走出一條轉型升級發展、生態紅利共享的新路。
新的一年
更美好的生活已經到來
一起為堅持奮斗的自己
一起為發展騰飛的家鄉
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