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長治10月24日電 題:山西長治激活“神經末梢” 基層治理提升“幸福成色”
作者 吳瓊
電動車智能充電站里,幾十輛電動車正在充電,可避免居民因私拉電線充電產生風險隱患;智慧物業服務云平臺的監控屏幕上,小區各個方位的實時影像清晰可見;小區出入口,安置防疫一體機,通過刷身份證或掃健康碼,機器會自動識別居民信息……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在這里,智能化管理讓小區重煥新顏。
智慧物業服務云平臺的監控屏幕上,小區各個方位的實時影像清晰可見。 吳瓊 攝山西鑫浩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琳介紹,2018年接手東方世家小區以來,企業引入智能化物業管理,建立智慧物業管理大平臺,打造集中管控智能中心、客服中心、投訴中心;通過智慧電力、智慧消防、智能充電樁等系統,發布彈窗警告,實現項目實時安全管控。
聚焦“三無”小區這一基層治理難題,潞州區將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作為基層治理的第一課題。為鼓勵優質物業參與“三無”小區管理,該區堅持“政府搭臺、市場運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原則,探索“1+N”捆綁模式。
“通過政府牽線搭橋,我們簽訂相關戰略合作協議,捆綁接管60個‘三無’小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李琳介紹,借專項行動契機,公司主動承接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的社會責任,按照“1+N”捆綁招標管理辦法,實現市場化運作。
紫東公路小區,昔日私搭亂建、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已不見蹤影,老舊小區著“新裝”。 吳瓊 攝在紫東公路小區,昔日私搭亂建、公共場所亂堆亂放、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已不見蹤影,老舊小區著“新裝”。2021年,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小區加裝了外墻保溫隔熱層,對路面進行硬化綠化,改善照明設施,改造地下雨污管網,重新規劃停車位,完善安全監控設備,開設便民服務超市,修建休閑公園等娛樂設施。在這里生活了30多年的張財文告訴記者,“小區改造以后,變化很大,現在住在這里,心情更舒暢。”
如今,“紅色物業”在潞州區漸成氣候,該區以物業管理“小切口”,撬動社區治理“大民生”,讓小區居民享受到更為規范的居民服務。
昔日私搭亂建、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已不見蹤影,老舊小區著“新裝”。 向上 攝潞州區的實踐,僅僅是長治市推進社區物業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的縮影。2022年是山西省委確定的“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年”,從3月至12月在全省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今年8月,山西省黨建引領社區物業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現場會在長治市召開。
據悉,上述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長治市在推進社區物業管理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形成以物業行業黨委為主導、社區黨委為核心、“網格黨支部+物管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為主體、“五方協商議事”為平臺、“1+N”捆綁模式為載體的物業管理服務新模式,破解老舊小區“事務無人管、企業不想干、百姓不滿意”等難題,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