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2日發布數據稱,2018年至今,檢察機關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下稱“幫信罪”)、洗錢罪等罪名起訴的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具體來看,2018年,中國檢方起訴幫信罪137人;2019年,起訴499人;2020年,起訴13673人;2021年,起訴129297人;今年1月至9月,起訴92576人。
分析可知,自2020年10月官方開展“斷卡”行動以來,檢方起訴幫信罪案件上漲較快。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主辦檢察官趙瑋說,檢察機關對于電信網絡詐騙及為其提供支持幫助的幫信等關聯犯罪,實現全面打擊。同時,重點打擊幫信犯罪分子中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分子和行業“內鬼”,對于其他人員尤其是底層人員注重分層處理,做到寬嚴相濟。
再來看另一組數據。2018年,中國檢方起訴洗錢罪64人;2019年,起訴151人;2020年,起訴590人;2021年,起訴1262人;今年1月至9月,起訴1462人。
“2020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轉變‘重上游犯罪、輕洗錢犯罪’的觀念,認真落實辦理上游犯罪同步審查洗錢犯罪線索、同步引導取證等工作要求,切實加大洗錢犯罪相關線索發現、立案監督、追捕追訴等工作力度,推動了洗錢犯罪起訴案件數量的明顯上升。”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第四辦案組主辦檢察官貝金欣說。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周光權說,檢察機關在辦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他上游犯罪過程中,發現了共同參與犯罪的幫信行為、洗錢行為,對這些犯罪加大懲處力度是檢察機關能動履職的生動體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網絡與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周輝說,檢察機關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中,注意到犯罪嫌疑人低年齡占比高、初犯人數多的情形,能夠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提高司法效能的同時更好彰顯司法溫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