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西安11月17日電 (阿琳娜 李一璠)記者17日從陜西官方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域覆蓋、主題鮮明、主體多元、層次分明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基本形成。
據了解,陜西革命文物類型齊全、數量眾多、序列完整、等級較高、內涵豐富。截至目前,陜西省共公布兩批革命文物名錄,包括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1226件(套)。陜西省共有各類革命紀念館76座。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介紹,該省革命文物保存狀態持續改善,近三年,完成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等87項革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完成延安革命舊址群安全監管平臺等41項安防、技防和消防項目,以延安、照金、馬欄為代表的陜西革命舊址得到妥善保護。
據了解,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的創建目標是,到2023年底,將延安建設成為彰顯紅色文化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助推革命老區發展的重要典范,成為全國一流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羅文利表示,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各級均加大了對革命文物保護維修的支持力度,革命文物保存狀態得到顯著改善;與30余家單位合作開展“尋根工程”,社會力量參與革命舊址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加快維修后革命舊址對外開放,強化革命文物內涵挖掘研究,加大對革命場館展陳提升支持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