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學習黨的二十大,唱首山歌夸一夸。”“鄉村振興一路美,遍地開滿幸福花。”初冬時節,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壩芒鄉水城村水頭大寨議事廣場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一場別開生面的“二人講”宣講贏得村民陣陣喝彩?;顒游猜?,兩位宣講者還用一首山歌壓軸,勾勒出美好生活的輪廓。
連日來,一場場既有思想高度、又有實踐深度的理論實踐“二人講”互動宣講在貴州各地火熱展開,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宣講活動,采取“大道理+小故事”的形式,使宣講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接地氣的溫度,真正讓民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民眾生產生活。
麻江縣委黨校講師劉運輝談理論,貴州省勞動模范、水城村黨支部書記羅傳彬講實踐。兩人通過你問我答,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用民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的方式,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娓娓道來。
劉運輝率先拋出問題:“回望歷史,中國鄉村的每一次激蕩,必是人氣的大集聚。鄉村振興,關鍵是人,人氣從哪里來?”“劉老師說得非常對,20年來我們村的產業從無到有,發展蔬菜種植2400畝,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這是因為什么?就是人才的帶動作用,有人才就有創新,有突破,村里的發展之路才會更加寬廣。”羅傳彬號召大家要重視教育,關心子女學習。
這場充滿活力的“二人講”宣講是貴州省理論宣傳“二人講”的一個縮影。貴州將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結合,探索實施“專家學者講理論+先進典型講實踐”的“二人講”互動宣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不斷提高基層宣講的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水平,持續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貴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資料圖:麻江縣壩芒鄉水城村?!∨砗陚?供圖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泗渡鎮松杉村,匯川區詩詞楹聯學會泗渡分會副會長馮發銓從身邊的路說起,和大家一起暢談家鄉變化和時代變遷。村民馮煥喹則結合自身創業經歷,與眾人分享農家樂里的“致富密碼”,講述松杉村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傳統村落,發展到如今處處是景、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
“宣講接地氣、有意思,通過本地人講述身邊故事的方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聽得懂、聽得高興?!彼缮即宕迕耨T光厚說。
除宣講外,民眾還有更多的選擇“菜單”:貴州各地以“二人講”模式為基礎,創新各類方式進行宣講,如在黔東南州施秉縣,苗繡企業、苗繡非遺傳承人等通過苗繡創作,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苗寨,飛入尋常百姓家;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以說唱(rap)的形式制作推出新媒體小視頻,備受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的關注點贊……
在一場場熱鬧的互動交流中,貴州各地的宣講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變得有聲有色,持續推動宣講“活”起來、“熱”起來、“沉”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