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 申冉)2022年是南京大屠殺發生85周年。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全國多個省市小學學生同上一堂特別的云班會。伴隨著教室里傳出的誦讀聲,歷史成為課堂里最好的教科書。
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后人、“行前一課”講師團成員濮文老師講述長輩的親身經歷和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 南京日報供圖當天,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學生與山東、江西、陜西、云南、重慶等10省市40多所小學的同齡人一起,通過“網絡云課堂”,同屏共上一堂主題為“童心記歷史·云上共朗讀”的云班會、共讀一本《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一同收看國家公祭儀式。
為了讓孩子們銘記這段血與火、痛與淚的民族歷史,這堂特殊的班會課,邀請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研究員王立為大家講述那段苦難的歷史和國家公祭日的意義,還邀請了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后人、“行前一課”講師團成員濮文老師講述長輩的親身經歷和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研究員王立給同學們講述那段苦難的歷史和國家公祭日的意義。 南京日報供圖“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這堂特殊的班會課上,南京的小學生們和全國各地的孩子們一起朗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師生們一起讀到了正義的審判,讀到了幸存者的控訴,讀到了對死難者的緬懷,讀到了對歷史的珍視和銘記,更讀到了人們期盼和平的共同心聲。”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校長何義田告訴記者,“通過這樣的歷史教育,銘記歷史,珍視和平,警示未來,發憤圖強,所有聽課老師們,和同學們一樣,深受教育。”
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校長何義田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 申冉 攝“老師們還將通過實地探訪、史料學習、人物專訪、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們觸摸到歷史的真相、觸動到內心深沉的情感,激發孩子們對和平的珍愛、對祖國的熱愛。”何義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