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指尖辦”,高頻事項最多跑一趟、最多進一門;著眼保障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發展的目標,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拓展公共法律服務的途徑,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施行重大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規范市域社會治理依法決策水平,讓市域社會治理更具專業性和科學性,群眾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堅持依法治師市、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以法治政府建設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取得明顯成效。
數字強市 實現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
“工作人員幫我下載了‘兵政通’手機應用軟件,以后買水、買電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不用再來行政服務大廳辦理了,真方便?!苯?,在第一師阿拉爾市行政服務中心辦事的市民余九妹開心地說。
近年來,第一師阿拉爾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斷加快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新建16個團鎮(鄉)政務門戶點,團鎮(鄉)授權事項網辦率實現100%,各服務窗口受理事項較原先法定時間平均提前11天,提速70%,群眾滿意率大幅提高。
兵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第一分中心主任馬晗說:“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批授權的3021項事項梳理工作,師市28個行政審批部門、16個團鎮(鄉)1346項辦理事項,全面接入師市政務一體化服務平臺,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掌上辦’‘指尖辦’,辦事群眾只要下載兵團政務服務App‘兵政通’,許多事項便可足不出戶、輕點手機辦理,其中六類依申請公共服務類事項可網辦率達到100%,最多跑一次率達到70%以上?!?/p>
地處塔河南岸的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與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宜居智慧城市等融為一體,主動適應時代要求,聚焦“數字強市”,加快5G建設和應用,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信息化建設,持續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讓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
去年4月,該師市城市管理局投資1091萬元建設的阿拉爾市智慧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平臺正式投入運行,該平臺整合了視頻智能分析、無人機空中監管、語音遠程喊話、渣土車輛智慧監管等8項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兵團行業管理中走在了前列,成為阿拉爾市城市高質量管理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標志。
“在平臺建設好之前,手工及電子臺賬錄入時免不了遺漏和錯誤風險?,F在好了,政務云平臺運行穩定,訪問沒有延遲,速度快,數據還保密,專網運行,數據不出師市,我們人社信息化工作有保障了!”近日,該師市人社局員工在使用了今年新建成的政務云辦公后,欣慰地說。
緊扣“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這一目標,該師市緊貼民心民意,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為智慧城市可持續建設和運營提供支撐保障,為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持續發力。
精準發力 打好公共法律服務“組合拳”
為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提高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第一師阿拉爾市多層次、多維度、立體式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拓展公共法律服務的途徑,將公共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切實增強群眾的法治獲得感。
該師市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構建了以師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樞紐、16個團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為支撐、313個連隊(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為觸角的三級實體平臺,組建200余人的法律顧問服務團,實現了“一鎮(街道)一服務團隊,一連隊(社區)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推動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2021年至2022年,師團兩級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共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萬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總量320件涉及人數2000余人次;開展“法治體檢”法律服務活動,為企業審查合同3000余份;為受援助人挽回1000余萬元。
通過延伸公共法律服務陣地,推進“一站式”服務,該師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與40個部門單位、群團組織和31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團鎮(鄉)建立了聯系人機制和特邀人民調解員專家庫,及時精準提供法律法規政策指導,實現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矛盾糾紛聯合化解,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截至目前,共化解各行業領域疑難復雜糾紛313件,涉及655人,涉及金額1300余萬元,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效能,開展“精準化”服務,該師市43個成員部門、19支宣講隊掛鉤20個團場、街道,與屬地團鎮的網格員、人民調解員、聯戶長、治安員、法律明白人、返鄉大學生組成“法律服務志愿者”小分隊,運用“送法上門”“送學上門”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大宣講”活動,確保職工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貼近實際需求的“法”治盛宴。
為滿足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多元化需求,該師市在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為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受援群眾,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采取“法律服務管家”“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法治體檢”“惠企直通車”等形式,協助企業做好涉法工作,并主動提供法律服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師市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打造優質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縮影。
依法決策 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該師市以法律制度為依托,構建完善的市域社會治理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地域性法規制度在市域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讓市域社會治理更具專業性和科學性。
去年,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全面依法治師市委員會辦公室制定《關于加強團鎮(鄉)重大行政行為法制審查工作的通知》,師市16個團鎮(鄉)全部成立了法制審查辦公室,實現合法性審查機構、審查人員、審查范圍、審查機制全覆蓋,切實推進合法性審查工作,著力打通基層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團鎮重大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包括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范性文件、政府合同、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等基層工作,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師市統籌部署,建立健全審查機制,完善依法決策體系,借助律師團隊優勢,加強業務指導,明確審查范圍、內容和實施步驟,打造“一辦一所一團”(團場黨政辦牽頭、司法所配合、法律顧問團專業支持)合法性審查模式和專業聯審工作格局,有效防范了決策風險,加快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政府。
對于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事項,該師市嚴格執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并印發了《第一師阿拉爾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工作管理制度(試行)》、《第一師阿拉爾市政府投資項目評審專家庫管理制度(試行)》和《第一師阿拉爾市政府投資項目咨詢評估單位管理制度(試行)》等制度,積極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重大決策程序,廣泛聽取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確保了決策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牢牢把住了重大行政決策法律關。
去年12月,由該師市黨委政法委、法學會起草,師市下發《行政調解實施辦法》《加強行政復議的規定》《加強行政案件應訴規定》《實行行政訴訟敗訴分析報告規定》;師市黨委政法委下發《行刑銜接程序規定》;師市黨委全面依法治師市委員會下發《行刑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進一步健全師市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和行政決策制度體系,夯實依法治理的根基。
為確保依法決策,該師市司法局帶動各級黨政機關全面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組織法律顧問參與重大決策、重要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和論證,切實提高決策的合法合規性,確保了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100%覆蓋,有效防范了決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