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全面建設航天強國開啟新征程,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進入“快車道”。航天員長時間駐留、空間站多目標協同、任務關鍵節點多和重要控制難度高,對飛控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應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空間站運控團隊,并行管理空間站組合體以及“玉兔”號、“祝融”號巡視器等多個航天器,無時無刻不在監視著在軌航天器和航天員的實時狀態。
航天器在軌穩定運行過程中,長管運控團隊需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監控實時狀態,守護包括空間站在內的各個航天器以及航天員的安全。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高級工程師 胡國林:近地的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受到我們的大氣環境、空間碎片等環境的影響,需要進行動態的控制。包括狀態判讀、上行控制、軌道運行,還有遙操作控制、調度協同。我們先后攻克了復雜航天器長期管理、長壽命運行以及高效移動探測關鍵技術。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程師 馬傳令:像空間站這么大型的航天器在軌運行,需要攻克精細化建模、精密定軌等幾十項關鍵技術。比如,我們設計了全局優化的變軌策略,來解決空間站組裝建造階段一年六次發射這種情況下,高精度的升軌調相控制難題,同時,我們對飛船的返回落點預報方案進行了進一步創新,為地面搜救提供了更高精度的落點預報,真正實現了艙落機到。
當遇到碎片碰撞的風險時,運控團隊需要改變航天器的軌道高度實施規避;當航天員要實施艙外行走、太空授課等重要任務時,他們提前細致核對每一個關鍵節點;當需要批量上注指令時,他們慎之又慎、接力協作,確保每一幀注入數據準確無誤。(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