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張照片故事編寫100字,半張照片編一個故事
看見“大眼睛”女孩這張照片,我們就想起了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為使命的公益項目——希望工程。
這個女孩叫蘇明娟。
拍攝者為解海龍。
拍攝時間為1991年5月的一個下午。
拍攝經過: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委托,解海龍來到金寨縣桃嶺鄉三合小學,準備拍攝一組“我要讀書”的照片。當解海龍推開教室的門,看到坐在第一排的蘇明娟抬起頭,他立馬端起相機,按下了快門。手握鉛筆的小女孩蘇明娟抬著頭,一雙又大又亮的眼睛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影響:這張名為“大眼睛”的照片,打動無數人,也讓“希望工程”家喻戶曉,成為當時全社會參與度最為廣泛的公益事業。
這張照片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
蘇明娟那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也隨之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這張照片的版權拍賣后,所得30萬元用于援建了西藏拉薩市曲水縣的一所希望小學。
蘇明娟很快收到全國各地的資助,并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順利讀完大學。
參加工作后,蘇明娟把第一筆工資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
每年她都拿出1000元資助貧困生,從未間斷。
2018年,她拿出3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設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目前已籌集約490萬元,參與建設了5所希望小學。
目前,蘇明娟當上了黨的二十大代表、兼職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工行安徽省分行團委副書記。
希望工程是由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于1989年發起,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目的的一項公益事業。
希望工程宗旨是建設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目前,希望工程累計募集捐款53億多元人民幣,資助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逾338萬名,建設希望小學15444所,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約14000個,配備希望工程體育園地2500套,配備希望電影放映設備200套,培訓農村小學教師52000余名,建設保護母親河工程造林項目總規劃面積100多萬畝;援建希望醫院13所;幫助3100余名艾滋病孤兒和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繼續完成學業。
“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長大后合影
和“大眼睛”一樣,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 “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
“大鼻涕”胡善輝,是后勤部隊的一名志愿兵。1992年,著名攝影記者解海龍用鏡頭進行農村教育狀況調查時,透過窗戶紙看到孩子們正在讀“山、石、水、火”等字。“大鼻涕”讀得特別賣力,他皺著眉頭,流著鼻涕。
“大鼻涕”的形象發表后很受喜愛,并差點取代“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性照片,“后來因為覺得女孩子更能夠感動人,才選了蘇明娟。”
被稱為“小光頭”的男孩以惹人憐愛的形象,格外打動了無數有愛心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