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木蘭媽媽電視劇-電視劇于木蘭媽媽劇情
23年前《木蘭新編》,半夜起來追劇,忍不住笑出聲,被媽媽逮到
每次說到花木蘭題材的影視劇,第一時間浮現在我腦海里的總是23年前由袁詠儀、趙文卓主演的古裝軍旅喜劇《木蘭新編》,這部劇是我看的第一部花木蘭題材影視劇,也是一部我反復看了多次的電視劇。
這部劇的搞笑功力堪比情景喜劇,時時讓人捧腹,整部劇分為兩大部分,上半部分是木蘭從軍的故事,下半部分是木蘭婚姻生活。這部劇的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今天墨墨和小伙伴們就一起重溫一下這部劇,也順便看看劇中演員如今的生活。
花木蘭(袁詠儀飾)花弧的四女兒,因為不是男兒身,母親極度失望,遷怒于她,對她非打即罵。后來戰事吃緊,她為了父親,也為了證明自己,選擇代父從軍。
袁詠儀和張智霖一直是娛樂圈的模范夫妻,俊男靚女、老夫老妻,多年不曾有緋聞,有一個帥氣的兒子,一家三口幸福美滿。
李亮(趙文卓飾)將軍,大元帥李崇是他伯父,他為人英明睿智、正義勇敢、武功高強,深諳用兵之道,深受元帥器重,在軍中威信極高,最后和花木蘭成親。
趙文卓和張丹露也同樣美滿幸福,結婚多年,育有兩女一子,五口之家的大家庭,其樂融融。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演員,印象最深的角色就是《東北一家人》里的“牛小玲”。
余承恩(焦恩俊飾)參軍,大元帥李崇是他親生父親,他自己不知道。和木蘭是故交,知道木蘭是女兒身,多次幫忙掩護。誤會李亮和大元帥是親戚,才更受重視,所以心態很不平衡,剛愎自用導致大元帥戰死,后來他幡然悔悟,出家做了道士。
焦恩俊的婚姻就沒有前兩為主角那么美滿了,第一段婚姻女方劈腿,他反而搭上了全部身家,第二段婚姻也于前不久宣布結束,如今的焦恩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母親和女兒。
蘇吉利(孫興飾)灶神,木蘭調侃他貪吃又受賄,他便在玉帝面前告狀,不料玉帝和王母娘娘以花木蘭打賭,看女子是否能建功立業,玉帝希望他暗中破壞,王母則命他暗中幫扶,他成了雙料間諜,但慢慢他喜歡上了木蘭,但木蘭把他當兄長,他成為凡人后和李亮表妹成了歡喜冤家。
孫興曾經紅極一時:《家有仙妻》沈公子、《春光燦爛豬八戒》太白金星、《倚天屠龍記》楊逍,每一個角色都堪稱經典,可因為私生活混亂、劈腿丑聞等,他形象受損,后來又因為被封殺。
徐伊人(董曉燕飾)李亮的表妹,從小就喜歡李亮,她也深得李母認可,把她當做兒媳婦的最佳人選,但皇上賜婚李亮和花木蘭,她傷心卻無奈,便隨著李母一起刁難木蘭,最后她喜歡上了蘇吉利。
董曉燕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劉薇、《說老公壞話》的辛欣、蘇有朋版本《倚天屠龍記》的王難姑,但如今她基本淡出了影視圈,她的老公是賈一平,婚后生有一個女兒。賈一平一直活躍于熒幕,在《上陽賦》中飾演王夙,在《中國式離婚》中飾演劉東北。
玉皇大帝(張鐵林飾演)隋文帝(陳寶國飾演)天上地下這兩位皇帝都是很有帝王相的老演員,氣場都很足。
花弧(李立群飾)
《半生緣》祝鴻才、《春光燦爛豬八戒》龍王、《溫州一家人》周萬順
木蘭母親田氏(葛蕾飾)
《天地傳說之美人魚》春花
元帥李崇(岳躍利飾)
瓊瑤劇的“老爺專業戶”作品多不勝數。
李亮母親(鄭佩佩飾)
這四位老戲骨在劇中的表現也是精彩紛呈,特別是戲份更多一些的兩位母親,花田氏先是對木蘭如后母,木蘭功成名就后,又把木蘭當寶貝,前后反差之大令人不禁大笑。李母更不省心,木蘭過門后,和木蘭天天過招,還時不時會和親家母爭斗,每天好不熱鬧。
太子李勇(李志希飾)
《乞丐皇帝》陳友諒、《鬼丈夫》柯起軒
李志希和妻子紀佩伶,結婚十九年仍十分恩愛,兩人育有兩女一子,五口之家。生活中的李志希是個很顧家的好爸爸,接送孩子、買菜做飯都不在話下。
二皇子楊廣(關禮杰飾)
《新龍門客棧》常言笑、《國際刑警》陳小貓。話說當年我可是被陳小貓迷得不要不要的啊。
關禮杰也同樣是一位出了名的圈內好老公,和妻子梁安娜結婚多年,從未傳過緋聞,婚后他們有兩個女兒,如今女兒都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獨孤皇后(王茜飾)
她也是《重案六組》的季潔
鐵勒(黑子飾)
這算一個龍套角色,當年都沒注意。《西游記后傳》無天、《打狗棍》那圖魯、《神雕俠侶》金輪法王、《山河令》高崇,都是黑子扮演的。
劉湘子(屈中恒飾)
他是木蘭和李亮婚后,招募到木蘭旗下的士兵,在《春光燦爛豬八戒》中,他扮演孫悟空。
莊小倩(劉孜飾)
《少年派》裴音、《白領公寓》劉戀
天賜(叮當飾)
你當年追過這部劇嗎?歡迎留言喲。
我是墨淺緣深,陪你一起撿起回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抄襲必究!(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木蘭媽媽》本真與“小鮮肉”的戰爭
【圖文】關于《木蘭媽媽》本真與“小鮮肉”的戰爭的相關文章:情感大劇《木蘭媽媽》,正在山東衛視熱播,隨著劇情的展開,陳小藝飾演的于木蘭與劇中反面角色陳艷麗之間糾葛的不斷升級,人物間的悲歡離合更加增添了緊張感,引發了觀眾新一輪的討論。這樣一部沒有“小鮮肉”參演的電視劇,是怎樣在眾多大IP的夾擊下脫穎而出的呢?
目前電視劇市場上一片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但是市場變化太快,要求編劇的創作速度快;寫作題材限制,限制了編劇的發揮;電視劇過度娛樂,邊緣化明顯。這一切使得編劇很難沉下心來打磨劇本,細膩而厚重的產品就相應少了。雷劇當道,多年前當雷劇一詞剛剛出現時,被觀眾譴責的當事的編劇也會非常難過,也會自責反省,而當下仿佛成了不罵不火的節奏,在一片罵聲里才能證明劇集有影響力,而這些劇的主創不以為意,反而覺得劇火了。
在此大格局之下,市場少有冷靜的思考和理性的批評,這就需要從業人有點反思精神和擔當意識。《木蘭媽媽》在同期播出的劇集之中顯的有些“冷門”,面對大IP+“小鮮肉”的夾擊,《木蘭媽媽》導演王振宏選擇了堅守“陣地”,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做最好的自己。
只要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羈絆,情感劇就一定會有市場,它離觀眾最近,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體現,關鍵是如何從平凡的題材中尋找切口,找到角度,找到新意。王振宏表示:“我們不是不能采用大制作和當紅偶像的“流水線”式的造劇模式,而是我們注意到了電視劇“走的是情感渲染”的真正內核。人物塑造深刻,節奏張弛有度,情節引人入勝,以情動人,讓觀眾欲罷不能,才是我們的制勝點。優先于市場去創作,引領觀眾的觀劇習慣,讓我們所創作出來的人物真實、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