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基(左)和師父何鋒(右)在巡查高鐵線路。陳林 攝
今年春運期間,何鋒與張必基師徒二人并肩作戰,在44公里的鐵路管轄區域內展開巡邏。雨水節氣前后,廣西南寧橫州市陰雨連綿。
“不怕天氣冷,就怕下雨。”何鋒緊了緊冬衣說道:“廣西的潮濕氣候,雨一下,衣服濕透,風一吹,冷得刺骨。但再冷,工作也不能停,安全一刻也不能耽擱。”
每當巡查線路遇到陡峭山坡,何鋒總是率先上前,穩穩拉住張必基的手,師徒二人攙扶著走在濕滑的山路上;摩托車行駛在泥濘的土路上,車輪陷入泥中,張必基便跳下車,用力推著車前進。師徒二人互相扶持,共同克服巡線困難。
由于所負責的轄區在郁江兩岸,未通公路橋,何鋒和張必基在宣傳線路安全時,需要乘渡船往返。等待渡船的時間里,他們也未曾閑著,在飛龍渡口和渡船上開展法制宣傳。抵達周邊地區后,他們立即投入隱患排查工作,有時還會給蔗農搭把手并進行法制宣傳。師徒二人騎著摩托車,奔忙于郁江兩岸的山間小路,以“水陸兩棲”的方式,守護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沿線的安全。
巡邏途中到了飯點,何鋒便帶著張必基找一處涵洞躲避寒風。幾塊簡單的面包、一瓶礦泉水,便是他們的午餐。用餐時,何鋒一邊總結工作,一邊向張必基分享這六年來與沿線村民打交道的點點滴滴。
“線路工作錯綜復雜,關鍵在于扎根這片土地。我們的工作關系到線路治安的‘最后一公里’,必須把沿線村莊、學校、道路等熟記于心。”何鋒如是說。
平日里,何鋒和張必基還將警務區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條。沿線的村民每次見到師徒二人,都會笑著用壯語打招呼:“小何,又帶著小徒弟巡線啊!”何鋒也會笑著回應:“是啊,陳叔,家里小孩沒有再跑到線路上吧?最近下雨路滑,要注意安全。”
師徒二人早已將這里當作自己的家。每次入校宣傳時,學生們總是歡笑著跑出來迎接,圍在何鋒和張必基的身邊,認真聆聽他們的宣講。
雖然是2025年才開始搭檔,但何鋒與張必基的師徒緣分,早在一年前就已悄然結下。2024年春節前夕,在外求學的張必基寒假返鄉途中,偶然看見一個身影正繪聲繪色地向學生們講解鐵路安全知識。當張必基湊近聆聽時,何鋒遞給他一份鐵路安全手冊。一年后,張必基也帶著這本手冊,向黎欽線沿線的村民們傳遞著一份份“安全”。
從接過手冊的學生,到如今傳遞安全的鐵警,張必基完成了從受助者到守護者的蛻變。壯族師徒二人繼續攜手同行,守護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平安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