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防部的“反腐內斗”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烏克蘭國防部的“反腐內斗”

      《中國新聞周刊》作者:陳佳琳

      發于2025.2.24總第1176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2025年一二月之交,烏克蘭的武器采購工作又陷入混亂。在一周內,政府網站上的國防采購局(DPA)負責人信息變更了五次。為了確認找誰簽字、與誰洽談合作,該機構的工作人員、駐基輔的外交官及提供軍事援助的盟國官員,不得不時時刷新網頁求證。

      這場頻繁的領導層變動,始于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特姆·烏梅羅夫的一項爭議性決定。他無視國防采購局監事會的意見,拒絕續簽該局局長瑪麗娜·別茲魯科娃的合同,轉而任命另一國防采購機構負責人阿爾森·朱馬迪洛夫統領兩家機構。自此,掌握超過70億美元預算的國防采購局與其上級機構國防部之間的深層沖突,演變為公開的權力斗爭。

      雙方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對方違法和失職。烏克蘭國防部稱,別茲魯科娃未能保障軍隊彈藥供應,反而熱衷于制造媒體話題;別茲魯科娃和反腐組織則指責烏梅羅夫濫用職權,損害了國防采購局設立的初衷:打擊腐敗。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在一份報告中表達了擔憂:在烏克蘭急需武器資金支持之際,基輔卻要放棄來之不易的國防改革成果,這無疑是“最糟糕的時機”。

      “更多武器,更少中間商”

      別茲魯科娃接管軍火采購工作前,烏克蘭國防部因卷入一系列腐敗丑聞,聲譽嚴重受損。

      2014年以來,烏克蘭社會強烈要求革新,推動政府對公共采購體系進行透明化改革。然而,烏克蘭國防部以保密為由,長期游離在改革之外。在2022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前,烏克蘭國防采購體系混亂不堪,存在效率低下、人手不足、職責交叉重疊等問題。

      2022年至2023年間,一系列丑聞在這片“深水區”集中爆發。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兩起丑聞,一起涉及軍需食品供應價格虛高,另一起涉及劣質軍裝。

      為平息國內民眾的憤怒和西方盟友的疑慮,澤連斯基撤換了時任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2023年9月,前國有資產基金會主席烏梅羅夫接掌國防部,承諾提升部門透明度。當時,這項任命受到了反腐活動人士的歡迎。

      2023年11月,烏克蘭按照北約標準重組國防采購部門。國防部專注于制定采購政策,將采購職能分離出去,交由兩家國有企業負責:2022年8月成立的國防采購局(DPA)專門負責軍火采購,而國家后勤運營商(DOT)則負責食品、服裝和防彈衣等非致命性軍需物資的采購。

      在物色國防采購局新局長時,烏梅羅夫以及主管采購的副部長德米特羅·克利門科夫征詢了反腐活動人士和調查記者的意見,別茲魯科娃因在烏克蘭電網整頓采購工作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推薦。

      2024年2月上任后,別茲魯科娃對國防采購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加強供應商競爭、提高定價透明度等。其中最大膽的舉措是直接與武器制造商談合作,剔除那些依靠國際軍火市場的分散和不透明來牟利的可疑中間商。

      過去,烏克蘭的軍火合同主要通過中間商簽訂,導致價格虛高且供應不可靠。2022年就有一個典型案例:鮮為人知的利沃夫軍火公司從烏克蘭國防部獲得了價值3000多萬美元的合同,用于采購10萬枚迫擊炮彈,但這些炮彈從未交付。烏克蘭安全局調查后發現,這筆款項被國防部官員與該公司合謀挪用了。別茲魯科娃透露,烏克蘭在這類欺詐中損失了數百億格里夫納(1人民幣約合5.7格里夫納)。與制造商直接簽約,不僅能獲得更優惠的價格,還能確保更可靠的供應。不過,她也指出,對于拒絕向烏克蘭出售武器的國家,中間商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25年1月,別茲魯科娃在《烏克蘭真理報》撰文總結國防采購局的工作成果:過去一年,中間商在合同中的占比從2023年的82%大幅下降至12%。該機構與全球50家武器制造商建立了直接合作關系,同時烏克蘭本土制造商在合同中的份額持續增長。盡管全球炸彈短缺、彈藥價格持續攀升,該機構仍成功降低或維持了主要彈藥的采購價格。此外,烏克蘭的盟友開始通過“丹麥模式”向國防采購局撥款,支持購買烏克蘭本土制造的武器。據烏克蘭國防部的數據,2024年通過這一機制生產的武器價值超過5億美元。

      2024年,烏克蘭和丹麥為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武器采購引入了一種新的融資機制,被稱為“丹麥模式”。該機制由丹麥政府資助烏克蘭國防企業,烏克蘭方面準備一份需要資助的項目清單,丹麥專家則對推薦的公司進行審查,評估其能力。

      別茲魯科娃寫道,盡管國防采購局一直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工作”,但該機構成果顯著:改變了烏克蘭國防采購的格局,建立了明確的市場規則,實現了“更多武器,更少中間商”,并加強了國際伙伴對烏克蘭的信任。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跨大西洋民主工作組高級研究員喬什·魯道夫評價說,在國際軍援特別是美國援助因政治因素日益不穩定的情況下,國防采購局取得的這些成效尤為重要。

      無法引爆的炮彈

      當別茲魯科娃接任國防采購局局長時,一位高級國防官員私下警告她,既得利益集團反對她的任命。一家北約國家的中間商更是直言,在軍火市場上直接簽約“不符合行業慣例”。

      據《基輔獨立報》報道,別茲魯科娃上任后不久,一些被擠出烏克蘭市場的中間商便開始在即時通信軟件Telegram上對她發起威脅、誹謗和人肉搜索。與此同時,烏克蘭安全局的保守派也在國防采購局的招聘工作中設置障礙。在別茲魯科娃擔任領導之前,該情報機構對應聘者的背景審查通常只需一到兩天,而2024年以來,這一流程延長為一至四個月。

      烏克蘭非政府組織“反腐行動中心”(AnTac)聯合創始人達莉亞·卡列紐克指出,烏克蘭安全局內部盤踞著許多與軍火商有關聯的勢力,他們在刻意破壞別茲魯科娃的工作。另一反腐民間組織“獨立反腐委員會”(NAKO)研究和政策主管斯維特蘭娜·穆西亞卡則表示,一些人為了金錢、影響力和政治資本,頑固地抵制采購系統的透明化。

      這些壓力讓別茲魯科娃確信,改革正在發揮作用。然而,對她的打壓持續升級,直到2024年夏天后國防部領導層直接施壓。據別茲魯科娃的說法,這一切始于一張武器訂單。

      2023年底,美國共和黨議員阻止了對烏克蘭的600億美元援助。不久后,澤連斯基決定優先從國內制造商處采購武器,并撥款支持本地兵工廠提高生產能力。這一舉措不僅將最大限度減少對外國市場的依賴,還能為烏克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把資金留在國內。

      為實現這一構想,烏克蘭國防部和戰略工業部召開了一系列會議。2024年2月,烏梅羅夫的團隊向剛上任的別茲魯科娃建議,把120毫米和122毫米口徑迫擊炮彈的合同交給一家烏克蘭制造商。但別茲魯科娃提出異議,希望通過從國外訂購部分彈藥來分散風險。“我的任務是為軍隊提供必要的炮彈,而不是發展烏克蘭工業,那是戰略工業部的任務。”別茲魯科娃對烏克蘭媒體Babel如此解釋。

      根據烏克蘭法律,武器采購的程序主要分為四個步驟:首先,總參謀部明確需要什么武器;然后,國防部向國防采購局說明采購項目以及數量;接下來,國防部軍事技術評估和質量控制總局(軍事代表)對相關制造商進行檢查,評估其完成訂單的能力;在獲得軍事代表確認后,國防采購局簽訂合同并支付預付款;最后,軍事代表檢查產品質量后,采購人員才會簽署交貨單并支付尾款。

      國防部軍事技術評估和質量控制總局在2024年1月評估認為,上述工廠存在原材料供應、人員和電力供應的問題,可能影響產能,但不久后卻推翻了這一結論。烏梅羅夫的副手克利門科夫則向別茲魯科娃承諾,工廠一定能完成生產任務,并表示會親自監督訂單。最后,別茲魯科娃簽署了合同,支付了大額預付款。

      到2024年夏天,這家工廠無法按時交付122毫米口徑的彈藥。這一次,別茲魯科娃頂住克利門科夫的壓力,拒絕延長合同期限。因為未能完成訂單,制造商將預付款退還給國防采購局。“從那一刻起,我與他的關系惡化了。”別茲魯科娃回憶道。

      此外,該制造商雖然按照與國防采購局的合同交付了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彈,但2024年秋季,調查記者尤里·布圖索夫披露,這些烏克蘭產彈藥要么無法飛到敵方陣地,要么完全無法爆炸。當局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可能是儲存不當或火藥質量低劣,導致彈藥出現問題。

      據烏克蘭《鏡周刊》報道,國防部需要從前線召回至少10萬枚炮彈,而新炮彈至少要一兩個月后才能重新供應到前線,且只能依靠進口。在責任歸屬上,國防部、國防采購局以及戰略工業部陷入持續對峙。

      曾在2024年擔任國防采購局局長顧問的塔梅爾蘭·瓦哈博夫認為,烏克蘭本土軍火制造商產能跟不上有多重原因:過度依賴不穩定的進口零部件,戰爭動員導致工人短缺,以及俄羅斯針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造成頻繁斷電。與此同時,政界期望過高,對工廠產能提出不切實際的生產目標,最終導致產品質量下降和供應中斷。

      瓦哈博夫認為,即便面臨壓力,別茲魯科娃也應堅決地反對該合同,并對該工廠的武器生產進行更嚴格的盡職調查。

      披露多起國防部腐敗丑聞的記者尤里·尼科洛夫則將主要責任歸于烏梅羅夫,指控國防部破壞了質量監控體系。在尼科洛夫看來,這樁彈藥供應丑聞,體現了“腐敗和瀆職如何將一項良好倡議變成背叛行為”。

      “內斗”持續升級

      2024年9月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大規模改組內閣前夕,烏克蘭媒體披露,國防部長一職可能在變動之列。雖然兩家國防采購機構的改革成效顯著,但烏梅羅夫在爭取國際援助、深化與西方盟友合作等方面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由于當時彈藥供應丑聞尚未浮出水面,這位與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關系匪淺的防長,雖無突出成就但也無重大失誤,最終在那場“大換血”中得以留任。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烏梅羅夫開始著手罷免別茲魯科娃。據烏克蘭媒體Babel報道,烏梅羅夫在一次聯席會議上提議由聲音黨議員奧列克桑德拉·烏斯季諾娃接替別茲魯科娃的工作。國防部認為,國防采購局在合同簽署和武器交付方面效率低下。烏斯季諾娃在烏克蘭議會專注醫療改革和反腐立法,在美國國會人脈甚廣。一年前,她向葉爾馬克推薦由烏梅羅夫擔任國防部長。但與會的反腐活動人士反對這一人事變動,支持別茲魯科娃留任。

      不久后,烏梅羅夫提出了后備計劃:合并國防采購局和規模較小的國家后勤運營商,由后者負責人朱馬迪洛夫統一領導;而別茲魯科娃則轉任國防采購局監事會成員。主管采購的國防部副部長克利門科夫解釋說,這一調整是因為國家后勤運營商的工作人員更專業和誠信,工作流程也更完善。

      不僅別茲魯科娃不喜歡這項提議,北約和烏克蘭民間反腐組織也強烈反對。反腐行動中心批評稱,烏梅羅夫合并計劃的真正目的是想安插親信。北約則指出,戰時的當務之急是任命獨立且稱職的監事會,以加強和發展這兩個采購機構,合并應該是戰爭結束后的工作。

      各方壓力下,烏梅羅夫撤回了這一草率的重組計劃。在與盟友協商后,烏克蘭國防部在2024年10月宣布,將為兩個采購機構設立監事會。

      監事會的籌建工作早在2024年3月就已啟動,但進展緩慢。根據烏克蘭戰時法律,國防采購局90%的采購信息屬于機密。社會無法監督其采購價格、質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強有力的獨立監事會行使監督職能。此外,只有監事會有權任命或解除國有企業負責人。這為采購機構的獨立運作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護。

      2024年10月成立的國防采購局監事會由三名經驗豐富的國際采購專家和兩名國家代表組成。國家代表由烏梅羅夫任命,可以自主投票,但需“考慮國防部的立場”。這一模糊的表述為日后的沖突埋下了伏筆。

      合并計劃失敗后,烏梅羅夫改變策略,為罷免別茲魯科娃做鋪墊。在2024年12月監事會召開首次會議前夕,他未與兩家采購機構協商就修改了章程,賦予國防部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無須監事會同意單方面更換采購機構負責人的權力,并保留對特定承包商選擇的決定權。此時距離別茲魯科娃一年期合同到期,不足兩個月的時間。

      新成立的國防采購局監事會對這些修改提出公開批評,并向國防部提出申訴。在會面中,烏梅羅夫直接表態要解雇別茲魯科娃并重新競聘。他援引2024年10月國防部內部審計結果,指出采購局存在交付大面積延遲、采購價格過高、直接合同比例過低、商業提案處理效率低下以及基本流程組織不善等問題。

      監事會建議對國防采購局進行獨立審計,以客觀評估別茲魯科娃的工作。“目前雙方各執一詞。我們的立場是,如果審計結果不利,將立即終止與局長的合同;如果有利,則可消除部里的所有質疑。”監事會成員盧卡什·斯托利亞爾斯基對媒體解釋說。不過,國防部以涉密為由拒絕獨立審計。

      盡管多次會面,但監事會與烏梅羅夫未能達成共識。監事會主席尤里·德日吉爾對媒體表達了憂慮:如果聽從烏梅羅夫的命令解雇別茲魯科娃,一來會損害監事會的信譽;二來,如果監事會在此事上向烏梅羅夫讓步,未來很可能在合同審批上也失去獨立性。

      1月24日,別茲魯科娃任職合同到期前一周,監事會投票決定與其續約。據德日吉爾的說法,監事會原計劃等待北約對國防采購局的審計結果,再決定別茲魯科娃的去留。別茲魯科娃支持這一做法,認為這樣更為公平。

      然而,烏梅羅夫次日即宣布拒絕延長別茲魯科娃的雇傭合同,并解除了負責監督國防采購的副部長克利門科夫的職務,認為他需對國防采購局表現不佳承擔部分責任。此外,包括德日吉爾在內,兩名“無視國防部建議”的監事會成員也被召回。

      改革化為泡影?

      在宣布解雇別茲魯科娃的聲明中,烏梅羅夫指控國防采購局在過去半年中不僅未能向軍隊提供充足彈藥,還玩政治游戲、泄露機密信息和合同細節。他指出,戰時武器采購應當保密,但現在卻如同“在亞馬遜購物”,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看到采購方、采購數量和供應商的信息。不過,烏梅羅夫的聲明并未提供具體實例。

      根據一些烏克蘭議員的說法,國防采購局過分關注自身聲譽,而忽視了采購效率。前述烏梅羅夫的舉薦人、聲音黨議員烏斯季諾娃舉例說,當一家以色列制造商提出售賣防空系統時,國防采購局置之不理。隨后中間商獲悉相關信息,提出全數購買。等到國防采購局重新翻出這份商業提案時,供應商早已與中間商達成了交易。

      對于烏梅羅夫的指控,別茲魯科娃回應說,她優先考慮簽署長期合同,部分合同將在2025年履行。她還避免大量采購現有彈藥庫存,以穩定價格。雖然這延遲了武器交付,但這一計劃獲得了國防部的批準。

      《華盛頓郵報》援引一位歐洲外交官的話說,盡管別茲魯科娃有時確實效率不高,但對西方盟友而言,采購機構的穩定性更為重要:一旦國防采購局解散,合作關系就需要重新建立。

      被撤職的監事會主席德日吉爾指出,國防采購機構表現“不夠理想”有多重原因。而對別茲魯科娃工作的討論,實際上轉移了對烏梅羅夫越權這一核心問題的關注。

      1月25日至2月1日期間,烏克蘭政府網站上的國防采購局負責人信息在朱馬迪洛夫與別茲魯科娃之間反復更替了五次。“有人問我國防采購局現任負責人是誰,我只能說需要上網查證,因為連我也理不清狀況。”別茲魯科娃說,紛爭導致武器采購的中斷,近期她一直在安撫那些擔心現有合同被取消的武器供應商。

      目前,朱馬迪洛夫作為臨時代理負責人主持工作,負責文件簽署。別茲魯科娃因武器采購價格過高問題被停職,接受內部調查。此外,國防部稱,因監事會成員不足無法正常履職,已將國防采購局的管理權收歸國防部。

      烏克蘭主要反腐組織警告說,烏梅羅夫近期的做法,將使2023年國防采購丑聞后推進的改革化為泡影。“將采購職能從國防部分離,并交由具有透明采購程序的獨立機構負責,是國防采購改革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如今,我們退回到改革前的狀態,兩個原本獨立的機構實質上淪為國防部的下屬部門。”烏克蘭反腐敗行動中心在一份聲明中批評道。

      “國防部領導層以改革為名,采取笨拙且富有爭議的手段,來削弱國防采購局的獨立性,并控制其預算支出。”波蘭智庫東方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皮奧特·若霍夫斯基指出,在當前戰場形勢不利,且特朗普的新總統任期對烏克蘭的影響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這些行為損害了烏克蘭政府在西方捐助者和烏克蘭國防工業投資者眼中的信譽。烏克蘭負責歐洲一體化事務的副總理奧爾哈·斯特凡尼希娜日前在采訪中表示,這場爭議已影響烏克蘭與西方伙伴的關系。

      1月25日,素以揭露國防部違規行為著稱的反腐行動中心向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NABU)提交申訴,指控烏梅羅夫涉嫌濫用職權,損害國防能力。目前,國家反腐敗局正在對烏梅羅夫展開調查。

      同日,烏克蘭議會反腐敗政策委員會主席、執政黨人民公仆黨成員阿納斯塔西婭·拉迪娜指責烏梅羅夫破壞國防采購改革、干預采購程序,要求其辭職。國防部公共反腐委員會也向澤連斯基遞交請愿書,要求他介入解決危機,并將主要責任指向國防部領導層。

      2月2日,這場風波發酵一個星期后,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首次針對國防部與國防采購局的紛爭公開表態。他強調,國防部長有權采取“一切措施”確保軍事供應的穩定。“目前,我們所有資金都在國防部和軍隊。如果資金已到位但物資還未送達,他必須竭盡全力防止這類問題再次發生……而他確實正在這樣做。”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第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色爱av综合网站|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 嫩草视频在线看| 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不卡| 亚州春色校园另类|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欧美激情videossex护士| 荡乱妇3p疯狂伦交下载阅读| 看看镜子里我怎么玩你|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大量精子注入波多野结衣|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poverty中国老妇人| 欧美xxxx喷水|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第1页|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