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澳角村走出了一條以海興村、以海強村的新路子。作為“火車頭”,我們村委會始終認為,村里要發展,漁船就要開得更遠,魚貨也要賣得更遠。
經過我們不懈努力,過去開木質漁船,現在開鋼質漁船;過去只能在近海捕撈,現在可以搞深遠海捕撈;我們的漁港也從國家二級升為一級,今年還準備建國家中心漁港呢!
我倡議村里每艘漁船配套兩個大型冰柜,“鎖”住海鮮味;更鼓勵村民們直播帶貨,現在各類海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游”上全國各地的餐桌。
我們想到,村里要不斷發展,不光漁業要搞上去,良好的鄉風民俗也要跟得上,這樣好日子才能長久。在村委會的倡導下,“下海能捕魚,上岸能寫詩”成為我們獨特鮮明的漁村文化。如今,澳角村的漁民詩人已出版個人詩集12冊,全村詩歌愛好者達100人。我們還推動澳角小學成立“小海燕詩社”,鼓勵“漁家詩社”成員擔任校外輔導老師,培養新一代“澳角詩人”。現在,鄉親們做好“?!钡奈恼滦判母懔?,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前行更有勁了。
真沒想到,今天的澳角村竟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詩和遠方”,甚至被有些人譽為“中國詩歌村”。名聲大了,文化味有了,慕名來旅游的人也多了。2024年,我們接待游客量達20萬人次,文旅成了村里的新產業,村民穩步增收。
總策劃:楊谷
監制:張寧 廖慧
統籌:張璋 王宏澤
視覺設計:杜丹
采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躍華
制作:王宏澤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