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林敏(左二)赴安徽宣城考察臺資車企。受訪者供圖
除努力成為患者的“醫靠”,作為全國臺聯常務理事和臺盟中央常委,林敏也為做臺胞的“依靠”全力以赴。
安徽醫科大學長期招收臺灣學生,林敏了解到,很多臺生都看好大陸發展前景,希望能在這里行醫、開辦診所。
“臺灣的醫療市場競爭激烈,而大陸市場廣闊,具有吸引力。”林敏直言,“但他們目前也面臨一定限制,例如需要重新考取執業資格證書等。”
近年來,福建省已開展臺灣地區職業資格采認工作,允許臺灣醫生在當地執業,不過許多臺灣醫生仍難以在大陸其他地區開展工作。
為此,林敏多次撰寫提案,呼吁打破壁壘,推動兩岸醫療人才流動。他表示,今年的提案將繼續關注落實臺灣同胞同等待遇議題,希望在全國范圍內推動有關政策不斷完善。
林敏說,一個政策從提出到試點,再到廣泛落地實施,有一個過程。“未來,我還會持續關注這方面進展,相信會越來越好。”
【記者手記:兩岸同胞要一起走得更遠】
聊到在大陸生長、發展的機緣,林敏與記者分享了自己家族的故事。
林敏祖籍臺灣南投,在仍處于日據時期的1926年,他的祖父從家鄉到上海同德醫學院學醫。1954年,安徽長江、淮河兩流域同時發生特大洪水,林敏的祖父到合肥支援建設。當時合肥醫療資源緊張,他決定留在當地,發揮自身所學。
就這樣,林敏扎根合肥,也在此追尋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歷史印記。
2025年是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40周年。作為安徽籍民族英雄,劉銘傳抗法保臺、建設臺灣。林敏將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喚醒兩岸民眾對于這段歷史的記憶,進一步推動各領域合作。
“兩岸同胞有著相同的來路,以后也要一起走得更遠。”他說。(作者 朱延靜 劉玥晴 儲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