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哪吒2》的主要配樂師之一朱蕓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新社記者 戴小橦 攝
出身音樂世家的朱蕓編,從小與小提琴、二胡等樂器相伴,這樣的經歷讓他對音色紋理特別敏感。“我特別渴望用音樂引領他人走進電影世界,或是進入一個虛擬的奇妙天地。當音樂奏響的那一刻,能讓聽眾瞬間身臨其境,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他說,“當哪吒登場時,8支嗩吶迸發的音浪不僅是配樂,更是角色靈魂的震顫。”
“音樂與角色的關系,比你想象的更微妙”。談及《哪吒2》的配樂創作構思,朱蕓編提到,相較于前作,《哪吒2》在內容、格局和情感表達上都有了全新突破。
如何在擺脫前作影響的同時,保持作品的統一性和連貫性,成為朱蕓編創作過程中的一大挑戰。他調出電腦中的分軌文件展示給記者看,為刻畫哪吒亦正亦邪的復雜性格,他選擇用8支嗩吶作為主旋律推進故事。“8支嗩吶由高、中、低音不同類型組成,搭配電吉他等現代樂器。”他說,瞬間營造出熱血沸騰的感覺,哪吒的朝氣與無畏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處理敖丙的貴族氣質時,朱蕓編則采用簫聲在不同混響空間中的延時反饋,營造出深海龍宮般的空靈質感。他表示,這些創新嘗試,使得每個角色的音樂主題都成為可獨立發展的生命體。
“哪吒和敖丙都成長了,這一部的音樂要比第一部有更深的層次”。朱蕓編說,導演特別要求他在保留《哪吒1》中“哪吒與敖丙大戰”配樂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改編。“(導演)希望借此喚醒觀眾的情懷,讓經典旋律在新故事里延續光芒。”
在《哪吒2》里,道具物件也都被賦予了獨有的音樂。如無量仙翁啟動天元鼎煉丹的場景,運用了蒙古族的呼麥藝術來配樂。朱蕓編表示,這是他與導演反復研討、深度碰撞后共同孕育出的成果。“呼麥中融入梵音、打擊樂和電子樂,讓天元鼎顯得更加震撼,也巧妙暗示無量仙翁神秘莫測的身份。”他坦言,要在中西樂器的聲音之間找到完美平衡,著實不易。
回顧與“哪吒”相伴的十年,朱蕓編感慨萬千。“配樂的過程也在不斷投入角色情感。”朱蕓編輕觸調音臺關閉工程文件,凝視著顯示屏里交織的光纖矩陣,那里封存著哪吒一路成長的聲紋解碼史。或許,在他的眼中,這些不只是數據,更是角色在聲場里生長的年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