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二是新潮涌里的新動能。
民營經濟、6G、瞪羚企業、具身智能……此次會上,諸多熱詞、新詞勾勒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軌跡。面對新潮涌動,如何抓住機遇,為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能?
連日來,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其中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成為高頻詞。
提及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迅猛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說,“要讓先進的技術如同蒲公英的種子播撒到祖國千行百業”;
說到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提出,要繼續創新,走向國際化;
談及民營經濟發展,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要守護、延續AI創新的“草根化”趨勢,進一步激發民間創新創業熱情。
在委員通道上,在大會發言時,在小組討論中,委員們聚焦“創新”,平日深調研、謀良策,會上建真言、出實招。
三是新征程中的新使命。
人民政協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是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提出的明確要求。
走出人民大會堂,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邊巴拉姆委員表示,她今年將在民族地區圍繞西藏婦女權益保障、促進民族團結等主題開展調研,期待傾聽更多民眾的聲音。
作為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者,身著哈尼族服飾的“95后”委員楊鈺尼說,回到家鄉云南后,將繼續調研民族地區刺繡工藝傳承現狀和市場需求,助力當地繡娘就業增收和鄉村振興。
新征程,新使命。京城三月里,春風拂面。新潮涌動中,正在畫出最大同心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