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0時38分,長征八號遙六運載火箭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工位成功起飛,將18顆“千帆星座”互聯網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記者 駱云飛 攝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自2022年6月啟動建設,僅用一年半時間完成了一號工位的主體建設,創造了中型液體火箭發射場建設的速度紀錄。12日凌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從一號工位成功起飛,將18顆互聯網通信衛星送入軌道。
“一號工位首飛成功具有兩個重大意義。”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首俊明接受采訪時表示,“首先,它標志著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期項目圓滿完成。第二,它證明我們具備了執行多樣化商業航天發射任務的能力?!?/p>
3月12日0時38分,長征八號遙六運載火箭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工位成功起飛,將18顆“千帆星座”互聯網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記者 駱云飛 攝
首俊明介紹,一號工位與二號工位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路線。一號工位采用改進型“三垂”側翻模式,即火箭分段垂直測試、垂直轉運和垂直組裝;而二號工位則采用"三平"側翻模式,即水平測試、水平組裝和水平轉運。
“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勢。”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首席指揮張小軍解釋道,“最直觀的區別是,二號工位火箭是整體豎起來,而一號工位是用三輛車垂直運輸,然后分段組裝。這使我們能夠靈活應對不同火箭型號的發射需求?!?/p>
隨著“雙工位”發射能力的形成,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有望大幅提升發射頻率?!拔覀兂醪接媱澖衲陥绦惺我陨系陌l射任務。”首俊明表示,一號工位首飛成功后,將優化流程,縮短火箭在發射場的占位時間,提高整體效率。
在中國商業航天被列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背景下,發射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首俊明認為,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雙工位”發射能力“將為國家航天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目前,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正在抓緊推進二期工程建設,以進一步提升火箭發射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