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看近日發生在山東菏澤城區某交叉路口的這一幕,一輛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通行,被綠燈正常通過路口的小車撞倒在地。
菏澤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事故中隊中隊長 張秀印: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闖紅燈,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之規定,負事故全部責任。
借道發生碰撞 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全責
紅燈停,綠燈行是我們從小熟知的交通規則,無論是機動車、非機動車還是行人,都要遵守。在實際交通出行過程中,如果非機動車違法搶行,駕駛人也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交管部門會針對交通事故的具體形態進行研判,來看近日上海警方公布的兩起典型案例。
去年12月18日,在上海北京西路成都北路路口,發生了一起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擦碰的交通事故。公共視頻顯示,一輛非機動車沿成都北路由北往南行駛到路口時,騎車人發現前方有一輛外賣小哥的車突然停下,由于距離太近來不及反應,便撞了上去。車輛倒下的瞬間,一輛機動車直接撞了上來。
交警來到現場后,勘察了事故現場,并結合公共視頻調查事發過程,現場確定了事故的責任劃分。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交警支隊民警 湯琪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及時采取了制動措施,但是因為非機動車倒得比較突然,所以還是發生了碰撞。非機動車駕駛員他借道借到了機動車道上,未保持安全車距所以承擔了事故全部責任。
隨后,民警將受傷駕駛員送往醫院,所幸并無大礙。
未靠道路中心右側轉彎發生事故 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需負責
另一起事故發生在今年2月17日,公共視頻顯示,在普陀區云嶺西路千陽南路路口,這輛非機動車在左轉彎時,跨越了直行機動車道,與同樣左轉彎的機動車發生了碰撞。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交警支隊民警 楊吉:根據交通法規的相關規定,在通過有燈控信號的路口時,所有的車輛應該靠在道路中心點的右側進行一個轉彎,這個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當時可能她有一個直線距離最短這么一個概念。出來以后直接轉到左轉彎車道比較方便,所以忽視了這一條,也可能她也是確實不了解這樣的一個法律規定。
因為轉彎未靠在道路中心點右側轉彎,發生了交通事故,所以民警認定非機動車承擔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等燈守規矩 勿越停止線
除了闖紅燈、違法搶行,一些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未按規定在停止線停車、非機動車占用道等行為也時有發生,不僅違反了交通法規,也嚴重威脅著騎行者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再看近日在北京東四南大街路口等候紅燈時拍攝到的畫面。雖說地面施劃了前移的非機動車停車線,但是為了過紅綠燈的時候更快一點,還是有很多騎行人員將車停在了黃格線上,還有一些騎行人員將車停在斑馬線上,有的更往前一步,妨礙了右轉彎的機動車通行。幾名騎行人員,將車停在了路中間,眼看右轉彎的車子拐不過去,才向后稍微退了一步。
近日,陜西銅川、山東菏澤等地交警在轄區路段,針對電動車騎行闖紅燈未在停止線停車、非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
交警表示,非機動車速度慢且靈活度高,進入機動車道會打亂機動車正常車流,使交通流不順暢,增加交通擁堵可能性,對駕駛人自身和他人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電動車駛入轉彎“盲區” 輔警及時出手
因為機動車存在視覺盲區、拐彎時還有內輪差,都有可能造成事故。近日,在浙江余姚發生一起大貨車與電動自行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好在關鍵時刻,值勤輔警及時拉住騎車人,避免了傷亡的發生。
在浙江余姚南雷南路與振興西路路口處,最右側車道上的一輛大貨車開始右轉彎。而在其視野盲區,一名騎電動自行車的女士正沿斑馬線直行。眼看她的車子被大貨車帶倒,就要被卷入車輪時,正在執勤的交警鐵騎隊員沖上去把她抱住拉了回來。
據了解,大貨車轉彎時因車體龐大、前后輪轉彎半徑不同存在軌跡差異,會在車身右側形成扇形的危險區域,這就是內輪差。因此,大型車輛右轉彎時需停車禮讓,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 黃盛劍:不是每一起事故都有這個當事人這么幸運,我們在此想提醒一下,非機動車以及行人在通過路口的時候要跟這個大貨車、右轉彎的大貨車保持一個橫向的安全距離。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
非機動車橫過機動車道應下車推行
上面那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在穿過人行橫道時沒有下車,過快的速度也導致她沒有及時判斷出道路情況。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
50%以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
發生在機動車道
按照交通規則,電動自行車上路應該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但實際情況中,和電動自行車相關的交通事故卻主要發生在機動車道上,占事故總量的50%以上。
廣州去年年底開始實施的《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率先提出:電動車所有人辦理注冊登記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其參加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電動自行車法律法規學習活動,累計時間不少于兩小時。
近年來,各地電動自行車數量增長迅猛,但非機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跟不上道路交通發展的需求,部分城市存在缺乏非機動車道或非機動車道不連續、寬度不足,針對非機動車交通的標志、標線、安全設施嚴重缺失等問題。
(總臺央視記者 李珺 王帥 俞翔 郭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