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簽約儀式上嘉賓與視障人士共同欣賞微電影《五十七公里》無障礙版。馬銘言 攝
此次授權制作的無障礙微電影《五十七公里》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委、瑪沁縣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中新社(北京)國際傳傳播集團青海分公司承制。
影片講述20世紀70年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雪山公社書記陶振華帶領干部和牧民,花費五年時間、歷經千辛萬苦,僅靠雙手修通57公里縣社公路的故事,展現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以及各民族守望相助、攻堅克難的“雪山愚公”精神。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陳建輝,中國盲文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賴偉,中國殘聯、青海省殘聯相關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
青海省殘聯二級巡視員趙輝表示,《五十七公里》成功制作為青海省第一部無障礙微電影,向全國殘疾人朋友傳遞了青海故事,標志著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推廣在高原大地再開碩果。
中國盲文出版社紀委書記、中國視障文化資訊服務中心副主任張雁華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授權是“文化助殘”的一次良好示范,無障礙電影不僅是文化服務的創新載體,更是社會文明的“溫度計”,目前中國盲文出版社已推出近千部無障礙影視作品。
中國新聞社青海分社社長胡鐘藝表示,此次《五十七公里》無障礙版的出版,是踐行媒體社會責任、推動文化普惠的一項具體舉措,希望通過與中國盲文出版社的合作,讓這部電影走進視障朋友的生活,為他們帶來精神上的鼓舞和心靈上的慰藉。
簽約儀式最后,全體嘉賓與視障人士共同欣賞微電影《五十七公里》無障礙版。
“這部影片讓我了解到青海的地域環境,聽到各民族在艱苦條件下一起努力的故事,很感動。”放映結束,視障人士楊柳青(化名)說。
“我覺得這部影片振奮人心,印象最深的是路通的時候,聽到人們高興地大聲歡呼,我也跟著一起興奮。我們要學習這群‘愚公’,要相信精神的力量。”視障人士周曉梅(化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