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在靜安區的開機圖。(靜安區新聞辦供圖)
作為全國網絡視聽內容創制高地之一,上海積極布局微短劇新賽道機遇,以政策引導、內容精品化、技術賦能為核心,通過文旅融合、品牌定制、國際化布局搶占行業高地。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即將舉辦的“上海微短劇大會”(下稱:微短劇大會),是上海規格最高的微短劇行業大會。
據了解,微短劇大會將梳理、展示2024年至2025年上海市網絡微短劇產業優秀成果,發布《2024-2025上海微短劇發展白皮書》,推出上海“微短劇+”主題創作計劃,發布中國首個微短劇融合傳播指數“品質東方-微短劇品質指數”。
微短劇大會將助力“微短劇+”持續賦能文旅、消費品牌等各行業,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探索微短劇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創新模式。
作為一條新興賽道,在過去一年里,微短劇行業蓬勃發展,誕生了眾多精品。大會在全國媒體中首發、首創微短劇品質盛典,匯聚微短劇領域的制作公司、平臺方、演員、編劇等各方精英,為行業搭建起一個高效的交流合作平臺。屆時,微短劇品質盛典將揭曉年度向上力量品質劇集、品質匠心創作劇集、品質風尚影響力劇集等多個獎項,引導行業提質升級。
據了解,大會舉辦地靜安區是上海影視產業的核心區域,經過十余年的產業引育,該區已建立了雄厚的產業基礎。眾多頭部企業、知名導演、演員、編劇匯聚于此,使靜安區成為影視行業的“創意搖籃”。《大江大河》《繁花》《中國奇譚》等優秀影視作品累計榮獲國內外重要影視類獎項超過100個;近300部“靜安出品”的電影,票房收入超150億元。
靜安區在“十三五”期間率先研究出臺了上海市第一個影視產業政策,又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推出2.0版產業政策“靜九條”。該區至今已累計支持影視項目200多個,撥付專項扶持資金近1.5億元。2024年,該區新發布了3.0版產業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企業集聚和平臺建設,對新落地并持續在靜安成長壯大的影視企業,可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勵,精品佳作可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超高清已經成為全球視聽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并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等數字技術加速融合,視聽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行業整體進入要素資源重組、產業結構重塑、競合格局重構的關鍵時期。靜安區將超高清視聽產業的發展列入該區“四大重點工程”21項任務,力爭到“十五五”末實現產業規模躍升至2000億元,超高清視聽內容產出超10000小時。
據了解,目前,靜安區已形成超高清視聽產業全鏈條完整生態,集聚了一批重點企業,為影視產業技術創新提供堅實支撐。未來,靜安區將繼續探索“影視+科技”新業態、新模式,引領產業邁向更高臺階。
大會期間,南京西路將打造“品質之果大道”,將影視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在城市核心區域營造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