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動渝英擴大現代服務業國際合作
中新網倫敦4月8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投資重慶恰逢其時。”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唐衛東日前在倫敦向中新網記者指出,重慶和英國不斷擴大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雙方在數字經濟、國際物流、綠色金融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服務業重點領域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重慶市商務委代表團日前訪英并參加相關經貿交流活動。在由商務部主辦的2025年“投資中國·英國推介會”上,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省市,面向現場匯豐銀行、施樂輝、赫力昂、阿斯利康等300余英國企業和商協會代表,全面分享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成果和合作機遇,開放重慶贏得各方關注。
唐衛東以長安汽車在伯明翰成立的英國研發中心為例,解析雙方合作背后是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的制造業重鎮、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的工業基礎強力支撐。“以‘數字制造·智慧工業’為媒,渝英工業文明與創新基因正在迸發合作新機遇。”唐衛東表示,全面推動傳統制造產業數字化升級,重慶實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全國重要的制造業中心,先后引入博世、IBM、松下、惠普、德勤等人工智能、研發制造、數智中心,數字經濟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長16%。
據介紹,重慶是中歐班列的首創地,是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也是全國唯一兼有港口、陸港、空港、生產服務、商貿服務“五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城市,以及全國首個國際鐵路雙向運郵城市。全面激發重慶國際物流樞紐的綜合效用,重慶將加快發展一般貿易、總部及轉口貿易、市場采購貿易和跨境電商、保稅維修、檢驗檢測、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渝英通過開展國際物流合作,可進一步貫通歐亞大陸和中南半島,實現“通道+經貿+產業+生態”互動,重塑國際貿易新版圖。
據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提供資料,作為中國首個綠色金融改革試驗省份,重慶金融機構牌照全覆蓋,擁有銀行、交易中心等30家功能性總部,重慶保險、外資銀行、上市銀行數量保持西部第一,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居中西部第一,“產業+綠色金融”也是渝英拓展合作的新路徑。
借力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重慶設立了全國首個覆蓋17個國家的跨境金融服務網絡——陸海新通道金融聯合體,成功推出“科技跨境貸”“‘一單制’多式聯運數字提單”“境外人民幣債券”“碳市場碳配額理財融資業務”等首創模式并全國推廣,重慶江北嘴中央商務區與倫敦金融城達成合作,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在渝開展綠色低碳投資。
“推動金融高效服務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當山城霧都的生態智慧與英倫霧都的環保理念相向而行,渝英綠色金融合作將為全球碳中和提供新方案。”唐衛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