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福建平潭北港村體驗“會唱歌的石頭”。張楊彬 攝
“海還是那片海,可日子不是苦咸的了。”北港村委會副主任陳益智介紹,在兩岸文創團隊的帶動下,北港村的民宿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北港村共有148家民宿,有七成由當地村民經營。“以前大家做漁民,一年賺兩三萬元(人民幣,下同)養活一家人,現在開民宿、餐廳,收入普遍有二十多萬元,村民生活品質改善了許多。”陳益智說。
盡管近十年間村民生活大變樣,但北港村的建筑特色卻被完整保留下來,甚至比過去更有滋味。北港村有座看起來“最舊”的建筑,斑駁古樸的石墻讓人禁不住猜想它的年紀。這是臺灣建筑師吳正隆的手筆,他與大陸好友共同組建了“望鄉人”團隊,研究把北港村的石頭厝“修舊如舊”。
這座最初建于民國時期的建筑如今是一家咖啡館和文創店,內外墻都保留著最初的石墻模樣。墻上掛著這座四扇石頭厝的介紹——這里原是林氏石厝祖屋,黛青色的石頭產自君山一帶,圍墻與承重墻皆是雙層,如同堡壘一般見證著幾代人的生活歲月。
走在北港村的巷弄里,過去與當下的界限變得模糊。年逾古稀的阿婆坐在門廊下晾曬漁網,隔壁咖啡廳里,年輕店員正為客人的咖啡拉花;扎染工坊中,黃梔子與青黛在棉布上暈開,老碼頭上,依然有著漁船歸港的熱鬧......
過去一年,小眾游、奔縣游的升溫更為平潭的文旅產業添了把火。這座位于福建東部海域的小島在社交平臺上的熱度不斷攀升,不少人慕名而來,為了一睹名為“藍眼淚”的海洋奇景。
臨近春末夏初,夜晚海水中的熒光藻類開始泛起藍光,北港村的家家戶戶又忙碌起來,準備迎接天南海北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