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的采油工在對油井進行日常維護 趙麗婷 攝
2020年,大慶油田提出油井“全生命周期”理念,一場“長壽井工程”悄然展開。技術人員說,管井就像帶孩子,得因井制宜。在各口井的“健康檔案”里,密密麻麻記錄著它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病歷”和“治療方案”。
“培養長壽井,關鍵要抓好日常管理,能吃藥就不動手術。”技術人員的這句話道出了日常維護的重要性。這里的“吃藥”,指的是通過關注沉沒度、電流數據等參數,及時為油井“調理身體”;“手術”則是上作業,屬于不得已的“大動作”。采油工人們每天都會像醫生一樣,對油井“望、聞、問、切”。
4月20日,北2-丁5-564井就上演了一場“緊急救援”。那天,采油工陳仕鑫像往常一樣巡檢,突然發現電流大幅波動。他立即警覺起來,仔細核實產液量和泵況后,判斷是抽油機平衡出了問題,迅速聯系維修班進行調整?!拔覀兊摹途±芾矸ā?,就是要把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陳仕鑫一邊說,一邊翻開隨身攜帶的記錄本,上面詳細記錄著每口井的“健康動態”。
從呂業鵬對北2-60-464井的悉心照料,到陳仕鑫的敏銳“診斷”,再到黨員們的技術幫扶,大慶油田的“長壽井”背后,是無數石油人日復一日的堅守與創新。他們用“一井一案”的精細、“望聞問切”的專注、“黨員帶頭”的擔當,書寫著油井的“長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