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友伉儷捐贈10億元成立學敏高等研究院 開展高水平基礎和交叉研究
中新網上海4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來臨之際,復旦大學材料系高分子專業1985級校友李平、歷史學系1986級校友廖梅夫婦決定為母校一次性捐贈10億元人民幣,支持建設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
學敏高等研究院定位為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交叉研究機構,以交叉性、前沿性、國際化為建設宗旨,致力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復旦力量。
學敏高等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博士畢業5年以內、國際最頂尖的青年科學家,支持青年科學家開展原創突破性、技術革命性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研究工作,努力作出顛覆傳統認知、解決重大難題或創建新學科范式的研究成果,推動社會跨越式發展。
“學敏”這一名稱,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與學術期許。李平、廖梅夫婦在闡釋其寓意時指出:“學者,治學之道;敏者,兼具勤勉與敏銳。”雙重意蘊,期待復旦人秉持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保持敏銳的學術洞察力,站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復旦大學方面表示,學敏高等研究院將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不局限于某一具體學科。交叉性是它最鮮明的特點之一。據介紹,學敏高等研究院將致力于構建一個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交叉研究機構,聚焦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生物、醫藥、環境、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個前沿領域,探索創新性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追求開拓新研究領域、新研究方向,不追逐熱點和論文。
此外,學敏高等研究院創新性地采取自由靈活的管理體制,打破傳統科研評價體系束縛,鼓勵科研人員聚焦科研本身,支持長周期研究和顛覆性創新,賦予青年科學家充分人事管理自主權,實行青年科學家負責制,根據團隊研究計劃給予穩定經費支持。為實現這一目標,研究院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
“我們希望為學校捐助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應該是比較困難的——在學術上有挑戰性,需要花費很久時間,需要很多財力支持,但是會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我們把它當作我們的社會責任。”廖梅這樣闡釋他們在尋找的項目。李平、廖梅夫婦期待研究院以全球最頂尖的科研機構為目標,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同時積極探索創新,走出一條自然科學創新發展之路。
學敏高等研究院已啟動人才招募工作,計劃在十年內引進近百名全球頂尖的青年學者,尤其是博士畢業后5年左右的青年科學家,不限學科和國籍。對入選的青年人才,研究院將按需提供各類資源與支持,給予長周期的穩定支持,期限最長為20年,確保科研人員專注于高風險、高價值的研究項目,無需為短期問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