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主題非遺旗袍秀”表演現場。 范宇斌 攝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顒蝇F場,中華職業學校、思南路幼兒園學子們帶來二十四節氣主題非遺旗袍秀,以靈動的步伐、婀娜的身姿,展現非遺技藝與傳統節氣的完美交融。
民眾相聚于傳統與時尚交織的舞臺,見證非遺與現代商業的精彩碰撞,并欣賞到眾多非遺作品。當非遺技藝遇上魔幻創意,會誕生怎樣的奇妙效果?黃浦區新聯會理事、滬港澳青年魔術師俱樂部會長俞嘉煒為民眾表演了旗袍非遺跨界魔術秀。這不僅是一場魔術表演,更是非遺創新的生動注腳,引得陣陣掌聲。
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讓承載千年智慧的非遺技藝突破傳承困境,在守正創新中實現文化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共贏?在圓桌沙龍環節,海派旗袍盤扣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旗袍×非遺創新空間”主理人劉秋雁對話麗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區商業租賃高級經理潘雯、上海豫園華燈文化創意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經理肖曄鳴、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公共教育負責人鄭珊珊、“荷言”新國風品牌創始人周立言,圍繞如何打造非遺沉浸式消費場景、非遺如何避免成為“快閃噱頭”、非遺如何出海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當日啟幕的“旗袍×非遺創新空間”,展示了海派旗袍、盤扣以及女紅工具的跨界合作,多件近百年歷史的海派旗袍和二十四節氣主題盤扣吸引民眾駐足欣賞。
據悉,“旗袍×非遺創新空間”近期將舉辦非遺手作課、設計師沙龍、旗袍收藏故事分享會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可看、可玩、可帶走”的體驗設計,激活商圈文化流量,讓每一位觀眾都能觸摸非遺的溫度,感受創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