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浙江德清,果農通過順豐快遞將枇杷賣到全國各地。姚海翔 攝
2025年5月,浙江德清,枇杷文化節上展出枇杷。姚海翔 攝
轉機始于現代農業思維的注入。近年來,楊墩村成立佳珍枇杷專業合作社,通過統一品控、品牌包裝、冷鏈物流與順豐合作,打通線上銷售渠道。金法榮的女兒將直播間搬進果園,3畝枇杷年收入突破7萬元,成為當地“新農人”致富樣本。如今,楊墩枇杷不僅熱銷北京、上海,更賣到新加坡,年產量達1700噸,產值超6000萬元。
與此同時,當地深挖枇杷文化,連續多年舉辦枇杷文化節,推出“枇杷仙子”IP和“冰火兩重天”(枇杷棒冰+枇杷燒餅)等創意產品。非遺技藝與枇杷深度融合:毛氈枇杷工藝品展現匠心,枇杷漆扇將果木化為藝術載體。共富市集上,枇杷花咖啡、果酒、珍珠飾品等多種衍生品,讓千年金果“身價”倍增。
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當地引入“七星”“火炬”等新品種,通過“塘上枇杷”“庭院經濟”示范項目,實現畝均增收2000元、上市期提前15天。引入“無人機枇杷專線”——依托德清通航智造小鎮的區位優勢,清晨采摘的枇杷經無人機直送莫干山民宿,為游客提供“枝頭到舌尖”的極致體驗。
此前不久,在上海供銷市集湖州專場中,楊墩枇杷躋身銷售前三甲,標志著其正式進入長三角高端農產品矩陣。雷甸鎮黨委委員陸娟玨表示:“以節慶為媒、文化為魂、科技為翼,我們推動枇杷從‘農特產品’向‘富民產業’躍升。”
從唐宋貢品到飛向新加坡的“黃金果”,楊墩枇杷的千年故事,正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