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貨值突破百億元
中新社海口7月9日電 (記者 王子謙)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簡稱“加工增值政策”)是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核心的稅收政策之一。海口海關9日披露,該政策實施4年來,內銷貨值達100.3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免稅約8.4億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的其他地區免征進口關稅,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2021年7月,加工增值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后逐步擴大適用范圍。海關介紹,目前海南省共有加工增值備案或獲批試點企業122家,覆蓋行業從最初的糧油、玉石、肉類等領域,拓展到醫藥、珠寶、石化等多個制造產業。
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是首家開展加工增值業務的企業,4年來減免稅款約3億元。該公司董事長張慧受訪時說,政策帶動企業產能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產值達到43.72億元,同比增長98%”。
目前加工增值政策適用范圍已擴大至海南全島,且不再局限于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這為海南自貿港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在樂東黎族自治縣,海南象元實業有限公司加工的高等級技術分級橡膠享受到加工增值政策。企業副總裁劉李淵說,其首單業務享受減免關稅約21.3萬元,有效降低了經營成本,產品更有競爭力。
海口海關稱,未來將進一步探索擴大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適用范圍和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企業享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