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職場“成功”的既定劇本 新生代開辟人生多元航向

    首頁 > 資訊 > 社會 > 正文

    撕掉職場“成功”的既定劇本 新生代開辟人生多元航向

      撕掉職場“成功”的既定劇本

      脫下長衫又如何?真正的成功,不是活成別人眼里的模板,而是找到自己的賽道,拼搏出新的可能。當下,一群敢于撕掉職場既定劇本的新生代,正用實際經歷瓦解傳統職業規劃與分層,在新浪潮中開辟出“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的多元航向。

      “逆落差就業”背后:

      新經濟形態的包容性

      “逆落差就業”現象在年輕人中并不少見。所謂“落差”,體現在工作穩定性、專業適配度、就業地點、行業發展空間等方面。每一次名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與社會期待存在差距,都會引發社會對職業選擇、人才價值的深層思考。

      一些看似“荒唐”的選擇背后,是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供需矛盾壓力之下的適應性策略。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行業的變化,很多曾經被視為“金飯碗”的專業已不再具備絕對優勢,名校畢業生同樣面臨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新經濟形態提供了更多職業發展可能,如何平衡學識與實踐經驗成為新生代職場人的機遇和挑戰。

      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陶瓷藝術專業的楊帆,2020年放棄本校讀研的機會,選擇到江西景德鎮創業,主打陶瓷首飾創作。“以前能想到的就業方向是當美術老師或者開陶吧,直到在景德鎮看到另一種可能。”楊帆說,大四那年,景德鎮的陶溪川創意集市邀請她們學校師生去擺攤,讓她看到了一種新生活——夜幕降臨后,幾百個年輕人一起出攤把作品賣出去。

      楊帆說,學校鼓勵學生大膽創意設計。這種導向讓她的作品市場反饋特別好,也埋下了畢業就來景德鎮創業的種子。擺攤初期,她的月收入就能破萬元。后來遇到創作瓶頸,她又考取了景德鎮陶瓷大學的研究生,將創業經歷通過論文進行總結。研究生畢業后,她選擇繼續創業。

      在她的影響下,畢業于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男友胡曉波也辭去銀行管理崗的工作,來景德鎮與她一起打拼,負責自創品牌的推廣。胡曉波說,兩人的事業已不局限于集市擺攤,還開了兩家陶瓷門店,運營小紅書號和微信商圈,擁有七八千人規模的穩定客群,收入足夠支撐開銷。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新職業目錄中,有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等17個新職業,以及旅拍定制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測試員等42個新工種。市場上小眾化的需求還催生“劇本殺”編劇、短視頻編導等新的職業機會,為新生代擴展了就業選擇空間。SoulApp發布的《2025年Z世代新職業洞察報告》顯示,Z世代已對新職業付諸實踐,其中15%“已經在全職從事新職業”,21.1%“已經在兼職嘗試新職業”。

      擇業觀變遷:

      允許失敗、興趣驅動、實現價值

      跳出“生存需求”,新生代更關注“自我實現”,更重視個人興趣、工作意義,也接受這一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失敗。

      1998年出生的周阿蓮從江西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學碩士畢業后,頂著家人“每周一個勸退電話”的壓力,在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工作已3年。

      從選擇專業開始,周阿蓮就明白就業方向是為生活困難群體服務。在專業對口的社工機構實習時,她感受到服務對象的認可,又常常覺得“不過癮”——服務效果難跟進,不能長期服務于一個群體。再加上因為被爺爺奶奶帶大的緣故,她選擇來到養老行業。

      “我還年輕,擁有試錯的時間成本。這份工作很有溫度,又有社會意義,讓我想嘗試。”周阿蓮告訴半月談記者,為了有更多機會接觸老人,已經是社工主管的她主動提出去一線照料老人生活起居。

      90后的劉芝龍則在“苦哈哈”的創業中享受著自我實現的快樂。有別于傳統的“讀研、升博、進院所搞科研”的成長路徑,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他在江西婺源開辦了一家自然教育科普機構——林奈實驗室。

      創業伊始的艱辛是現實而具體的:劉芝龍2018年5月剛到婺源落腳時,沒錢,只能低價租了一間老舊飯店,蛆蟲時不時會從天花板掉下來;兩年里4場大水沖得他們“流離失所”;半年下來,創始團隊每個人才領了1400元工資。

      7年時間,林奈實驗室從最初的默默無聞蝶變為當地的地標性存在,甚至成為國內自然教育科普領域的前沿陣地。“我是植物學出身,和團隊利用所學對自然教育進行本土化嘗試,研發了68套課程,每年吸引1.3萬名青少年來這里學習、參與活動。”劉芝龍說,他已投入800多萬元打造了包括2座自然學校在內的科普場所,努力讓科學和大眾的距離更近。

      看似放棄科研之路的劉芝龍正在積蓄資源。“我熱愛科研,對植物分類學細節問題近乎癡迷,每一次科普實踐都是在嘗試‘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劉芝龍把“在山河草木中匍匐前行卻內心充盈”寫在社交平臺介紹中,他說他會一直堅持他認為正確的事情。

      重構職業價值體系

      在“逆落差就業”的年輕人眼中,名校畢業又怎樣?傳統所謂的“職業鄙視鏈”往往來自人們對職業的舊有認知。當新生代力量挾一往無前的奔雷之勢涌入,傳統的職業價值體系正被撼動,一些看似“微末”而乏人問津的職業行業被注入了新的靈魂、有了新的注腳。

      “漂”在景德鎮的年輕手藝人重塑了這座千年瓷都的市場風向和價值認定。過去的景德鎮只有青花、玲瓏、粉彩等傳統瓷,如今年輕人主導的創意陶瓷,讓更多景德鎮絕活有了新表達,成為流量入口。

      從小在景德鎮長大的“攤主”薛嘉豪說,過去景德鎮只崇拜“大師”,擺攤的都是賣低端瓷的商販,說自己是“攤主”要被人看不起。如今,陶溪川的集市需要經過層層選拔才能擁有一個攤位,“攤主”成為年輕手藝人之間的一種創業榮耀。

      這種“逆落差”選擇帶來的職場價值重塑正在形成群體效應。在劉芝龍的帶動下,林奈實驗室已經聚集了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山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高校的近20位博士和碩士畢業生。他們扎根鄉村,用Z世代的方式玩轉自然科普教育,以一種科研以外的方式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社會價值。

      周阿蓮也注意到養老行業內的變化:留下來的小伙伴漸漸多了,甚至還有不少男生加入。據她供職的養老機構統計,194名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32.76歲,其中,30歲以下占比46.4%,本科及以上占比43.3%。養老護理員不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者”,而是需要掌握康復訓練、心理陪護等專業技能的“全能管家”;過去“小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行業生態正在改變,更專業、更有活力的復合型養老人才成為未來行業剛需。

      經常被問到“浙大畢業為什么去做健身教練”?健身UP主“劉逗逗不怎么逗”這樣回應:讀書不是為了擠進什么階層,不是去過他人眼中“更好”的生活,而是通過學習把現在的生活安排明白,做好選擇,把能做的事做好。

      6月17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聯合發布的《抖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價值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抖音直接、間接帶動的就業機會超過6455萬個,短視頻催生就業新業態趨勢明顯。高學歷、高才華在短視頻賽道走紅的并不鮮見。

      在新生代眼中,人生這盤菜,沒有固定的調料,只要能炒出香味,想怎么吃都行。當這一群體逐漸走上社會舞臺的“C位”,構建更具包容性的職業生態系統成為當前的迫切需求。《2025年Z世代新職業洞察報告》顯示,Z世代最希望在“職業技能培訓”“行業資源”“政策支持”(如職業認證、社保覆蓋)等方面獲得支持。未來亟需通過政策創新、教育體系改革與企業社會責任強化,實現青年個人價值與社會發展的雙向奔赴。

      半月談記者:袁慧晶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高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婷婷| 日本五月天婷久久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李小璐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538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草视频在线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白嫩极品小受挨cgv|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旧里番yy4480在线高清影院| 双性h啪啪樱桃动漫直接观看| 日本人强jizzjizz|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 男人添女人p免费视频动态图|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亚洲人成7777|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又大又湿又紧又爽a视频|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翁房中春意浓王易婉艳|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