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航海日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博鰲舉行。中新網記者 賈天勇 攝
當前,全球港航業正加快推進綠色化、智慧化轉型,共建全鏈綠色智慧生態圈。國際海事組織(IMO)秘書長阿塞尼奧·多明格斯在致辭中介紹,IMO設立了“2050年前后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其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已批準進一步措施的框架。今年10月,將正式通過IMO的凈零框架,該框架將包括新的全球燃料標準以及首個針對船舶溫室氣體排放的定價機制。
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交通運輸司司長任為民認為,航運業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全球已有62個活躍的綠色航運走廊項目。2023年新造船訂單中,有50%設計為使用替代燃料。同時,綠色航運發展面臨著投資量大、綠色船舶和燃料前景不明等挑戰。他呼吁,各方應共同應對全球供應鏈中斷和海上交通瓶頸問題,為綠色航運創造有利條件。國際組織應利用其召集能力,增加航運脫碳的確定性,并為知識和經驗分享提供平臺。
當前,中國航運企業正加速在綠色與智慧領域雙軌發力。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碧新介紹,該集團搭建“端到端”的全球供應鏈數字化運營平臺,目前已推出238款供應鏈產品。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場景融入航運主業,啟動80余個典型人工智能場景建設,構建全員可用的DeepSeek全尺寸智能應用,推出航運業垂類大模型Hi-Dolphin。以綠色技術為手段,打造可持續新生態。聚焦綠色航運、綠色能源、綠色船舶、綠色產業,推動航運業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綠色航海向新圖強”,活動組委會發布了2025年中國航海日公告,還發布了2024中國航運發展報告,公布了2025年度安全誠信航運公司、船舶名單,2025年航海領域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名單,2024年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名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