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皮書發布現場。馬上消費 供圖
白皮書由馬上消費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聯合發布,深入剖析了情感陪護在智慧養老中的關鍵作用、情感智能技術發展現狀、典型應用案例及未來趨勢。
白皮書稱,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智慧養老已成為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關鍵路徑——它不僅是智能設備的簡單疊加,更是科技溫度與人文關懷的有機融合。通過情感計算、大數據預測、社區互聯等創新手段,智慧養老正突破傳統養老的物理邊界與服務范式,構建全場景關懷生態。
展望智慧養老的未來,白皮書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一是情感智能技術深度應用,緩解老人孤獨感。未來,情感智能技術將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形態重塑老人情感關懷模式。在交互能力層面,情感智能設備將從“語音主導”邁向“多模態自然交互”時代。多模態大模型將實現對語音、手勢、面部微表情、生理信號的毫秒級聯合分析,使智能陪伴機器人能夠精準識別老人未言明的情感需求。例如,當老人無意識皺眉、語氣遲緩時,機器人不僅能識別出低落情緒,還能結合其近期健康數據與社交動態,主動發起回憶青春往事、播放懷舊金曲等定制化陪伴活動。
二是從“被動”轉向“主動”,提升情感關懷精準性。養老服務平臺可以整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健康、社交、消費等各類數據,精準描繪出每個老人的個性化需求畫像。例如,通過分析老人的就醫記錄和健康監測數據,預測其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提前安排醫療護理服務;通過分析老人的社交活動數據,了解其社交圈子和興趣愛好,主動為其推薦適合的社交活動或興趣小組,幫助老人拓展社交生活、豐富精神世界。
三是構建智慧養老融合社區,促進老人與社會強連接。未來,智慧養老將不僅僅局限于家庭或養老機構內部,而是更加注重構建智慧養老融合社區,通過整合社區內的各種資源,促進老人與社會的強連接,讓老人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實現“就地養老”,同時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保持與外界的緊密聯系。
四是情感陪護應用逐漸普及,科技與人性服務待平衡。白皮書提出,在科技不斷賦能情感陪護的過程中,如何平衡科技與人性服務,確保老人真正獲得溫暖、真實的情感關懷,成為未來智慧養老發展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情感陪護應用需要與專業人工服務相結合,形成科技與人文相輔相成的服務模式。例如,當情感陪護機器人發現老人情緒出現嚴重問題時,能夠及時轉接給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進行人工干預。